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2015-04-30 09:02: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陆卫国 王丽英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学院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的平台,教师、学生教学应用平台,技能人才终身学习的平台和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平台。学校在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获奖6个,其中1名学生入选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以全国冠军身份获取世界大赛资格;在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20个。
 

  原标题: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成果展示

  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单位。示范校建设以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目标,抓住核心,突破难点,努力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学生评价模式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亮点,呈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专业建设贴紧区域经济,办学方向全面对接市场

  示范校建设以来,学校紧密围绕杭州市十大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以“三个优势”优化专业设置,全面完成各专业五年发展规划。其中,机械电气类专业主动对接制造业技能人才结构新变化,坚持高端化、差异化发展。园林、药学两个特色专业体现融合产业、做强优势,切实加快人才培养的市场对接。酒管烹饪类专业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大趋势,固本扩面、做大优势。项目建设期间,学校还新增中药、模具制造等两个技师层次专业,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汽车维修和烹饪等3个高级工层次专业,并实现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两系大类招生高段分支两个新方案。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烹饪两个专业被评为全省技工院校品牌专业,实现了全校各系部大类专业中省级品牌专业全覆盖。

  服务就业创业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明显

  为突出学生技能培养,让学生顺利就业,学校明确“四有四实现”的人才培养总要求,使学生有专业,实现人生发展有舞台;有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有实力;有优势,实现与市场无缝对接有定位;有潜力,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有保障。各专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构建了“学研产三结合”模式,数控加工专业构建了“三阶三进”模式,药物制剂专业构建了“两平台、三结合、四方向”模式,园林专业构建了“三段制”模式。

  不仅如此,学校还构建了企业(行业)、社会、学生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学院考核与企业考核、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四结合”的学生评价模式,着力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维、评价方式的多样和评价结果的多用。2014年,在开展有93家企业参加的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中,学校毕业生成为杭州企业最受欢迎的就业群体;建设期以来,接待全国60余所院校交流学习,中国教育报、浙江电视台、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都市快报等报刊网络对学院办学情况进行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始终坚持学做一体原则,大力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运用企业专家咨询、进企调研等形式,明确专业主干课程。课程编排突出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培养,按照行业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体化课程转化、一体化课程标准编写、一体化课程方案编制、学习任务分析七个步骤实施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养成规律,改革一年级课程设置,新增专业文化、文明礼仪、双纪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四个模块内容。积极推进精品课程、校本教材建设,一体化教学、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建设期间,重点建设专业完善课程标准46门,新建精品课程9门,编写工作页手册、教辅教材和实训指导书18本,出版教材5本。

  学校以教学应用为导向,建设立体化、多层次和多介质教学资源库。立体化即教学资源库包含教材、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电子教案、课件、题库和视频等资源;多层次即教学资源按技能要求分为基础技能、基本技能和提高技能三个层次;多介质即教学资源库的呈现方式包括纸质教材、网络、光盘等。学院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共享的平台,教师、学生教学应用平台,技能人才终身学习的平台和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的平台。

  立足“双元”育人要求,校企合作得到全面拓展

  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规划,按照不同专业和技能工种,对应相应行业,寻找合作企业;从各个行业中按就业吸纳能力、技能技术应用水平以及企业规模等综合因素,优选合作企业。建设期间,学校与45家企业形成核心层合作关系,与59家企业形成合作层合作关系,与87家企业形成辐射层合作关系。

  学校创新性地以“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体系、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工学一体、共评学生技能、共促学生就业、共建专业文化、共享合作资源”8个共同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建设,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模式。示范建设以来,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2个,师徒结对上百组,组织企业宣讲会15次、专场招聘会2次,培训合作企业员工15000人次。

  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技术研发、办学质量评价、招生就业等方面有效的合作模式,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院实践了“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技能大师工作室、引企入校、高端研修、企业宣讲会、校园招聘会”等校企合作模式,并与经济开发区加强合作,实现点对面的区校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合作领域。学校还积极寻找企业生产中的技术技能和人力资源要素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要素相互交集点,引进企业办好“校中厂”。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专业对岗、技能适岗、优生优岗、人人有岗”的就业目标。

  突出职业准线杠杆作用,师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学校以“一体化”教师培养为突破口,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坚持师德为上,设置教师职业底线,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采用“内培外引”方式,优化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兼结构和双师结构;大力实施名师建设工程,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发挥名师效应,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大力实施双师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教师进企业带课题锻炼,积极引进企业生产管理一线高级技术人员兼职授课,大力开展双师素质和技能培训。

  项目建设期内,共培养省市专业(学科)带头人6名、校级专业(学科)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20名,兼职教师48名,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专任教师36名;“朱云辉技能大师工作室”被确定为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课题新立项2个、参与部级项目2项,2项省级课题、27项校级课题结题,教师发表论文64篇;教师获国家教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

  以生为本建和谐教育,学风建设出现新气象

  学校重视技工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和企业需求的衔接,加强知识、技能和态度培养。

  学校加强以赛促学工作,进一步浓厚技能学习氛围。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做好专业实训,并注重与职场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融会贯通。重视学生市场意识和竞争性格的培养,营造梯度跑动的竞赛氛围,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向上、整体发展的学习氛围,明确了师生参加市大赛要力拔头筹,省级大赛进入前三,争取在国家和国际比赛中取得突破的参赛目标。项目建设期内,学校建成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浙江省集训基地和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学校在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获奖6个,其中1名学生入选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以全国冠军身份获取世界大赛资格;在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20个。

  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学校以“三段三自”导向性养成模式为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研究实践。2014年,承办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联合会年会,并开展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专题的现场交流工作,成为全国技工院校综合素质养成课程化项目的重点开发单位。

  紧跟形势优化管理机制,学院运行管理规范有序

  示范校建设以来,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更加明晰,“行政分线管、党委联系部”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在管理效能和管理的精细化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工作推动机制得到确立。学校还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和校务会议制度,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得到提高。建立了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方面的防控体系、责任体系和落实办法,实行财务财产职代会代表审核监督制度,有效控制了工作中各环节的风险。

  示范校建设以来,学校注重社会培训的转型提质,积极承担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技能服务,年职业培训鉴定规模超一万人次。培训鉴定工种增加到5大类26个工种,培训区域在立足杭州市区的基础上,扩展到富阳、余杭、建德、淳安和衢州等省内其他地域,辐射作用进一步显现。同时,与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与高校的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实训基地的公共实训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效益充分体现。

  学校大力加强优秀企业文化调研,建立校外优秀企业文化实践基地,总结提炼职业文化,通过创设基于校企文化互融的职业环境,搭建职业精神培养的成长平台,开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加强以“厚德远志、精技尚行”为引领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五大内容建设,学校已经建立起融学院文化、企业文化于一体的励志主题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

  (陆卫国 王丽英)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