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着力内涵建设 创煤化职教特色

2015-04-27 11:26: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学校按照“课程设置基于工作岗位、课程内容基于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基于做、学、教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开发突出职业岗位项目化的专业课程,创新教育内容。化学工艺、化工机械与设备、工业分析与检验等重点专业分别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开展3+2分段教育。
 

  原标题:着力内涵建设 创煤化职教特色

山西工贸示范校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会议

  山西省工贸学校始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培养煤化工岗位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开设有19个专业,其中化学工艺、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与设备、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

  学校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建校三十多年来,为全国各地特别是山西煤化工行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30000余人。学校是国家教育部门确认的“半工半读”试点院校、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电工电子”、“化学工艺”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管理五星级学校。2013年学校被国家三部委确定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第三批建设学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立足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服务山西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发适应山西煤化工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内容,深化教学模式与评价模式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

  更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引入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参与教学,完善由学校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学校受教育部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主持和参与了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化学工艺、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机械与设备和工业分析与检验四个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借鉴国家标准,结合山西煤化工产业发展实际,开发了这四个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四个专业依次形成了“校企共育,教训一体”、“岗、课、证、赛”四融合、“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课岗融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对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为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煤化工企业用人需求,学校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化工行业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心理健康、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责任关怀、岗位安全等内容融入课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

  对接岗位,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学校按照“课程设置基于工作岗位、课程内容基于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基于做、学、教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开发突出职业岗位项目化的专业课程,创新教育内容。

  因材施教,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彰显中职教育特色,教、学、做、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得到推广,项目化教学和岗位模拟仿真教学大面积实施,工作任务教学不断开展,案例教学初见成效,兴趣小组教学为技能大赛奠定了基础,校企协作教学在培训和顶岗实习中得到全面应用。

  多方参与,形成多元评价模式。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以学生的技能、知识、素养培养为出发点,共同制定评价模式。行业企业通过技能鉴定,学校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技能考核,共同构建起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由学校自主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由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和保障。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通过培养培训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

  理念先行,加强教师培训。为建设一支理念更新、能力更强、素质更高的教职工队伍,学校开展了以“更新理念,整体提高”为宗旨的全员培训。利用“走出去”、“请进来”、“内部学习交流”等形式,培训、更新教职工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信息化工作水平。先后有200多人次参加了国内外各类培训,60余人次外出参观交流,聘请职业教育专家、企业专家来校作报告10余次。

  教研引领,打造名师团队。教学指导委员会每月组织一次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的大型教研活动,各教学科室根据教学情况定期组织专业教研活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主持和参与专业和课程建设;承担阳煤集团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山西省化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筹备、指导和裁判考评工作。

  提升技能,塑造“双师”队伍。学校教师通过企业调研、企业培训、顶岗实习、参加国培等形式进行实践锻炼,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实施青年教师师徒结对“传帮带”,按照培养计划完成规定动作。目前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两年来,20余名教师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之魂。学校大胆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多元办学;建设品牌化培训超市,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重视中高职衔接,提升办学层次;探索“引企入校”,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多元合作,拓宽办学渠道。学校与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太原科技大学生物化工学院、阳煤集团培训中心、运城职业技能学校等联合办学,实现校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立新一届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工作会议。与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山西焦炭集团、山西阳煤丰喜集团、中煤平朔集团、山西潞宝集团、山西安泰控股集团等企业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近两年为合作企业量身定制了适合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和培训方式,开设企业冠名、订单培养班,并在天泽集团培训班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

  量身定制,建设培训超市。学校以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帮助企业塑造良好品牌形象、促进山西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教师深入省内煤化工企业调研,开发适应现代煤化工企业需求的培训课程,企业根据各自需要选择培训课程,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建设品牌化培训超市。先后为山西阳煤丰喜集团、中煤平朔集团、山西潞安集团、山西潞宝集团、山西安泰控股集团等企业制定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轮岗与转岗培训等各类培训包,年培训达11592人次。

  校校联合,提升办学层次。重视中高职衔接是学校为中职生实现终身教育、拓宽招生渠道、有效提升办学层次的重要举措。化学工艺、化工机械与设备、工业分析与检验等重点专业分别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开展3+2分段教育。

  “引企入校”,改革办学模式。学校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山西化工研究院,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训场所,为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师和学生近距离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充实专业知识,丰富工作实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文化特色建设 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学校以企业文化进校园特色项目为载体,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构建独具特色的职场化校园文化,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引入班级、引入课堂、引入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引进机制,丰富制度文化。通过深入调研,引进先进企业管理机制,引领学校发展,制定《推行责任关怀实施“7S”管理方案》,实施实习实训场所、班级、学生公寓“7S”管理实施细则,修订学校规章制度,铸就学校管理品牌。坚持开展富有企业管理特色的各系统例会、班主任例会、日常班会,在推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中体现“职场化”要求。

  营造氛围,建设物质文化。通过完善校园标识系统、闭路电视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系统的引导教育作用,有效引入企业文化因子,让学生接受职场化校园文化熏陶。学校将教学楼、公寓建成展示先进企业文化的“文化长廊”,通过张贴、悬挂杰出人物及优秀毕业生的画像和格言,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以评促建,规范行为文化。学校以校园安防系统建设为平台,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抓手,以企业员工的行为标准为规范,开展最美学生、最美班级、最美公寓、校园好声音等评比活动,全面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贴近职业,培育精神文化。学校在校训“团结文明,勤奋进取”的引领下,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提高对内的凝聚力,对外的感召力。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展校园媒体宣教活动,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开展多彩文体活动,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开展精品社团活动,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将继续以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开创独具特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