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您联合很多人发起了“真语文”运动,这个我们也非常关注,那么您认为何为“真”、何为“假”,请您举例说明。
王旭明:实际上,“真语文”就是语文,或者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本来的语文。那你为什么来个“真”呢,就是因为有了“假”,所以才叫“真”,那我们与其说给“真语文”下个定义,不如先给“假语文”下个定义。什么叫“假语文”,我觉得就是违反了语文教育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的语文就是“假语文”。
我认为从我们目前语文教育的几个大环节,比如说,教师、教学、考试这几个环节里,“假语文”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比如说考试,多少年来,所有的语文考试基本上不考听力,基本上不考说话,只考笔试,那这是违反语文教育听说读写基本规律的,这个考试就存在“假语文”考试的现象。
再比如,语文教学的“假语文”现象就更加普遍了,违反了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违反了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的文本教学的基本规律。当前突出的问题就是“贴膏药”,该有思想性的没把思想性讲出来,没有思想性的,或者思想性比较浅的,非要讲出它的思想性。
我听过一个课,讲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那是思想性非常强的,马克思是我们共产主义学说的奠基者,恩格斯作为他的战友,在他的墓前发表的一篇讲话,其内涵和思想性之深刻毋庸置疑。但是我听老师的讲课,处理得很淡。
相反,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就是诗歌,就是对恋人、对友谊或者是模模糊糊的朦胧的这样一种情绪情感,这本来是诗歌的特点,却非要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等联系起来,这未免就过于牵强了,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概括性地说,“真语文”就是按照语文规律进行教育的语文。
因此我说,全国有很多学科很多学问,都希望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长生不老。我希望,“真语文”别不老,而且寿命越短越好。那也就是说“假语文”没有了,“真语文”自然而然地也就没有了。让语文回归到它本来的面目上去。我认为,“假语文”消失之时,就是“真语文”退出之日。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在您提出“真语文”的同时,很多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提出这样一个看法,那就是“语文不分真假,分的是好坏和深浅”,您对此有何回应?
王旭明:我不很赞同,很多专家对语文教育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观点,这可以理解。但是我了解到,我们有相当多的专家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就是我们当下许多人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在下降,无论是学生、成年人,还是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比如说我们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一个类型的话语体系,如果我们很多人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只管感情宣泄,缺少理性分析,这是语文能力的缺失。
有很多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方说一个演讲冠军,他坐在我旁边一起做节目,他不和我打招呼,也不和我有沟通来往,而当他需要笔的时候,从我旁边拿过去一杆笔就用,最要命的是,当他需要纸的时候,他把我的笔记本拿过来就要撕。这个时候闪光灯亮了,他马上精神大振,用朗诵的语气、演讲者的语言进行这种非常有说服力的表达,闪光灯停了,他又回来了。这样的能力,我说不是“真语文”的能力,而是“假语文”的能力,他可能会演讲、会荧光灯下的作秀,但是他不会生活中语文的应用,这是实实在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