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从苦闷中超拔而出的大师

2015-04-20 09:28: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正像卢梭那样,季羡林之可贵在于能时时反省,超拔而出,不被种种现实和本能所羁绊。此言不妨看作季老的谦虚,但也揭示一个道理:真正的大学教育不在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思想的启发,精神的引导,学术的影响。
 

  原标题:从苦闷中超拔而出的大师

  从苦闷中超拔而出的大师

  ——读季羡林《清华园日记》

  王木春 特级教师,首批福建省中小学教学名师。近年致力于民国教育文献的研究和编撰。著有《身为教师——一个特级教师的反思》,主编《叶圣陶教育演讲》《民国名家谈作文之道》等。现为福建省东山一中语文教师。

  翻开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纯粹因为好奇。

  该书是季羡林1932年8月至1934年8月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期间的日记。2002年出版过日记影印本。我手头的书,是根据影印本一字不改照排的,连错别字也不予更动,可谓“实录”。季羡林把这喻为“赤条条地走上舞台……目的是向读者献上一份真诚”。

  读了30多页,失望的情绪在心头漂浮着。所记无非上课、下课、睡觉,一堆流水账,索然无味。耐着性子往下读。一幅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活的图景,终于一点点地展开。我体会到何谓“赤条条地走上舞台”。

  在引言中,季羡林声明自己从来不是“圣人”。是的,在日记里,我看到一个真真实实的大学生,他时常“刷课”(逃课),为了观看球赛,或者打牌、打麻将,或者只因心情糟;他对那些把学生当成抄写机器的课堂感到愤愤不平,对“念书只为考试”的现实发出“终日在考里过生活,为考而念书呢?为念书而考呢?”的质疑;他也在考场上为自己能趁机“大看别人笔记”,“大抄一阵”,“心里颇舒散”;他还坦言:“论文终于抄完了。东凑西凑,七抄八抄,这就算是毕业论文。论文虽然当之有愧,毕业却真地毕业了。”他甚至由于考试的失利,担心会失去山东省教育厅每月几十元的津贴……

  这样一些荒唐事与私心,大凡经历大学生活的人,几个不曾有过?

  不仅如此。季羡林还表现出格外强烈的“成名欲”。他多次迸发出“我非成名不可”的决心。为什么要成名?要让一些人看得起自己,要为将来出国打基础。成名的通道是什么?季羡林终于找到了“写作”一途。但,也因为写作,他变得敏感,常为某篇文章是否发表而情感起起落落,为别人对自己文字的几句批评而耿耿于怀、孤枕难眠,乃至暗自讽刺朋友和编辑是“无眼”、“瞎子”。

  然而,正像卢梭那样,季羡林之可贵在于能时时反省,超拔而出,不被种种现实和本能所羁绊。当对别人产生偏见,他随即能自我提醒:“我自己心胸总不免太偏狭,对一切人都看不上眼,都不能妥协……倘若对自己表示一点好感,自己就仿佛受宠若惊。”每次考完试,他总会松懈下来,一段时间什么书也读不下去,这时候,他就在日记里反复提醒自己;他贪玩,但每晚基本能认真预备第二天的功课,而且平时的学习效率也极高,比如,一个早晨,他可以读法文小说《爱玛》50页,还翻译左拉的作品。而每当坐在一些极端无聊的课堂里时,季羡林也很少荒废,而是拿起笔进行写作。正因此,大学四年,季羡林不仅精通了英文,还掌握法文、德文,并创作大量的评论文章和小品文。如此丰硕的收获,在一个大学生身上,极其难能可贵。可见他用力之勤。

  晚年季羡林总结一生的经验时曾说,他的成就来自三方面:机遇,天分,勤奋。他把机遇置于首位,并阐述了其中理由——受惠于几位恩师。

  日记中呈现出的30年代清华大学并未如我想象的那般完美:一些老师不甚了了,时常借故缺席,上课自始至终念讲义,或让学生不停地抄写;有个教中世纪文学的英国教授,水平实在差劲,让人怀疑是否真的毕业于牛津大学;有个叫华兰德的德国女教授,简直患有迫害狂,动辄臭骂学生,而当学生成绩好了,她该高兴了吧,相反,她更怒不可遏,“因为抓不到辫子骂人”。

  当然,多数的教师值得季羡林终生尊敬。日记中记载,季羡林曾几十次拜访杨丙辰教授,受到杨的热情关照。毕业前夕,季先生已决定回母校济南中学教书了,杨先生仍鼓励他不要放下德语的研习,要随时准备参加考试,到德国留学。可以说,没有杨教授的殷殷期盼,就没有季羡林后来的一番成就。

  至于吴宓先生,更是一位与学生亲密无间的长者。作为名满天下的大教授,吴宓毫无架子,多次设宴请季羡林、李长之等学生,还热心参与学生办的《文学评论》刊物。郑振铎、朱光潜诸先生,也常跟季羡林等学生“厮混”一起,探讨学术,畅谈人生,指点江山,师生不存芥蒂,亲似一家。季羡林等学生则随时可拜访师长,登堂入室,聆听教诲。

  晚年的季羡林在一篇追忆老师陈寅恪的文章里坦承,他在清华四年的必修课程学习,收获不大,充其量混了个学士头衔,而真正给予他深远影响的倒是选修课的陈寅恪、朱光潜等先生。他对梵文和巴利文的兴趣,正缘于偶然旁听了陈寅恪“佛经翻译文学”。此言不妨看作季老的谦虚,但也揭示一个道理:真正的大学教育不在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思想的启发,精神的引导,学术的影响。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