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气清景明 师生共赏

2015-04-04 09:10: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生之欣喜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特别的一个,既有扫墓缅怀逝者的肃穆,也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享受气清景明的生之欣喜。
 

  原标题:气清景明 师生共赏

  “清”,声符为“青”。“一行白鹭上青天。”青色,让人感到清净。

  “明”,“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天上没有比太阳和月亮更明亮的了。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明”字的时候,让“日”“月”相依,交放光辉。

  清明之日“桐始华”。后五日“田鼠化为鴽”。田鼠,阴类;鴽,鹌鹑之类,属阳类。古人认为,阳气盛,阴物化为阳物。再五日,“虹始见”。日穿雨影,阴阳交会,虹始见。虹总在新雨后出现,因为新雨后的天空最为洁净。高楼上的避雷设施,虽避免了雪击灾害,但也减少了雷电激荡,减少了雷电对天空的净化,所以我们越来越难以见到彩虹。随着高楼的日渐增多,以及对于楼层“世界高度”的追求,彩虹的出现,愈来愈少。

  故事之光

  2014年,清明小长假之后,4月8日,给孩子们上课,讲述《清明节的故事》。为晋公子重耳,介子推不惜割肉奉君。十九年颠沛流离,只为晋国能有一个清明的国君。不求封赏,只愿君王“勤政清明复清明”。与母亲一起抱柳死于大火之中,只为保存清正的气节。介子推一生所追求的,是一个清明的世界。

  冬至后105天为寒食,这是个早已失传的节日。寒食的真正起源,是古人钻木、取新火之制。古人钻木取火,且不同的季节用不同树木钻火。新火未至,则须禁火。寒食断火三日,只吃冷食,以迎新火。寒食后为清明。“清明”因为介子推的传说而有了道德含义。清明节的传说,寄托了我们这个族群的价值观。

  故事的力量,对于孩子来说,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来得真实,故事帮助孩子以图像的方式来掌握道德概念与真理。这些意象,这悲伤肃穆的氛围,将在孩子未来的生活中苏醒,并引发孩子在未来的真正思考。

  古老的故事,在对孩子说话。孩子需要从远古的民俗故事,从有智慧的人们那里,以故事的方式,吸收到关于生命的真理。故事以艺术的方式,编织着孩子精神的家园。

  明年的清明节,我还会给孩子们讲《清明节的故事》。不断重复的故事,成为孩子精神世界中反复的旋律。如鲁道夫·斯坦纳博士所言,孩子在青春期之前,尚未准备好接受以生涩和未经消化的形式所提供的知识。故事如光,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生之欣喜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特别的一个,既有扫墓缅怀逝者的肃穆,也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享受气清景明的生之欣喜。

  扫墓始于后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由光武帝刘秀倡始。皇帝真正下诏扫墓,则在七百年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唐玄宗诏令,寒食上墓,祭奠先人。

  清明小长假,孩子们大多随父母一起去扫墓。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烧些纸钱,放一挂鞭炮,磕几个响头,是孩子们的记忆。

  清明为三月节。阳春三月,鲜花竞放,姹紫嫣红,正是“游遍芳丛”的时候。校园里,清风和畅,桃花、樱花落如雨。

  五个孩子带来了风筝。全班分为五组,到操场上去放风筝。一个孩子托举风筝向前奔跑,拿着线轴的孩子在后面跟,一群孩子在为风筝使着劲,恨不能化成一阵风,让它扶摇直上青天。看,一只风筝飞起来了,孩子们的欢笑让风筝越飞越高。但,它偏偏与旗杆交缠在一起,一头栽了下来。唉!孩子们齐声长叹。

  第二只,第三只,几只风筝在操场的各方或低或高地飞起来了。放风筝的孩子一个,追着风筝跑的孩子是一群。

  感受阳光,感受清风,感受春天不冷不热的气温给予人的舒服感受,感受身体的全然放松。

  这是留存在身体中的记忆。在过度强调智力,静坐过多的时候,让孩子们在随季节的生活中,感受每一个节气的美好。身体的自由感觉,将成为未来自由意识的重要根基。我们不能想像,一个被束缚的身体,能拥有自由的灵魂。

  梁实秋先生深谙放风筝的乐趣。“放风筝时,手牵着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这时节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雅舍小品》)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本文选自即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我的自然笔记》)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