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委员
中航通飞有限责任公司爱飞客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欣蓉代表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代表
公众点题:“努力适应职业新需求”
大学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江苏一家民企就职,学到不少知识,并主导开发了多个软件项目。后来,我获得第二份工作,入职一家大企业。
然而,新职业对我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时才发现自己原有的那些知识已经完全跟不上了。在第一个项目调研总结会上,我们的报告被客户批评得体无完肤,作为项目经理,我当众被客户赶下了讲台,当时我的自尊瞬间蒸发了。这时才意识到职业生涯就是不断学习进取的过程,能力培养不能止步。
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在变,很多落后的产业、企业将被淘汰,不适应新岗位的员工也会被淘汰。我需要努力适应这些新变化、新需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 周 浩
更加注重就业质量
途径越来越多,形式更加多元
去年,在经济增速相对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仍然拿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就业成绩单: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
上海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委员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质量越高,民生保障越好,社会发展更和谐,人民生活更富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更加注重提高就业的质量。”
在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形势发生新变化。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然而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水平在提升。专家分析说,劳动力供给在减少,而经济总量在扩大,经济结构又在优化,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更多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对慢一点的增速也能够满足就业增长的需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势头下,就业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中航通飞有限责任公司爱飞客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欣蓉代表说,她2008年大学毕业时回家乡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马泗村当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搞大棚种植。去年8月第二个村官聘期结束,她放弃入职事业单位、拥有事业编制的机会,走上了现在的岗位。“现在就业形式更加多元化,传统的就业衡量标准不适用了,只要能实现自身价值,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从积极角度看,挑战中蕴含机遇
结合自身就业经历,李欣蓉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少数高校毕业生总想着留大城市、进大企业、找“好待遇”,不敢从事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更不愿到基层去。
李欣蓉所说的情况,反映了就业形势中的结构性矛盾。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代表认为,在当前就业的热点和难点中,结构性就业矛盾较大,突出表现是就业难和招工难现象并存。“当前劳动力市场既面临招一线普通工人难和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也面临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特别是随着转型升级加快,受产业需求变化和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共同作用,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翁华建分析说,目前我国出现结构性就业矛盾,是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阶段性特征,具有必然性。从积极角度看,挑战中蕴含机遇。比如,由于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提高,同样的增长速度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