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乡村教育的薪火一直在延续

2015-02-28 09:09: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最近,网上广泛传播的“博士返乡手记”引起国人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忧虑,其中,“知识的无力感”更是让大家为乡村教育的价值观担心。记者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今年春节回乡,记者感受到:乡村还在延续对教育纯朴的梦想与追求。
 

  原标题:乡村教育的薪火一直在延续

  最近,网上广泛传播的“博士返乡手记”引起国人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忧虑,其中,“知识的无力感”更是让大家为乡村教育的价值观担心。是不是中国乡村崇尚读书、尊师重教的传统彻底消退了?

  记者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今年春节回乡,记者感受到:乡村还在延续对教育纯朴的梦想与追求。

  作为村里不多的硕士毕业生,虽然记者家在村中不算富裕,但仍能感受到乡邻的尊重。家里有孩子在读高中的,会主动向记者咨询哪所大学好,哪个专业好,并且掩饰不住对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骄傲。一些长辈在聊天时,还在相互攀比,如哪家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在聊到为什么要到城里买房时,大家的首选理由是为了孩子读书。

  虽然很多学生读完大学后,工作并不如意,有的收入甚至不如学历低的民工,但很多乡民还是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受到良好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谈话中,一些长辈提到,还是读书的出路好,打工只能一辈子做体力活。

  在记者的记忆中,每次回乡,大家都会谈起本家中读书成绩最好的孩子。谁家有读书人,无论是村干部还是同族的人,都会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前,在需要集资时,大家都会照顾有孩子读书的家庭,尽量让他们少出点或是不出。谁家孩子学费不够,亲戚朋友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都会主动资助。

  记得小时候,村里会写对联的被称为“先生”。记者儿时常听长辈说,“三代不读书,后人成牛牿”。这些都折射出中国传统乡土文化中崇学尚教的习俗。现在,虽然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文化的薪火仍在传承,知识的力量还是被人们所认识与领悟。当我们具备较高学历之后,不能先入为主,以偏概全,把自身与乡邻隔绝开来,也许他们的认识不够专业和深刻,但走进他们的内心,细看其中,必定会有新的发现。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