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教头与校园足球春天的约定
头发虽已花白,但一站在绿茵场旁,今年56岁的周允亮老师立刻年轻了——认真地盯着球员的每一个动作,并不时大声纠正着,不满意处还亲自上场“秀”几脚。黑白相间的足球,仿佛粘在了他的脚上。这一刻,他丝毫顾不上自己口袋里速效救心丸的“感受”。
“头发都白了,我终于等到了校园足球的春天,现在我的干劲儿更足了。”春节前夕,记者在武汉四中遇见了周允亮老师。上学时,他曾是四中足球队的队长,工作后又在四中教了34年体育,同时当了34年校队教练,校园足球始终是他念兹在兹的事情。
“足球在武汉四中有着优良的传统”,校长朱天元告诉记者,早在1899年,武汉四中的前身——汉口博学书院就有了武汉第一个标准足球场,把足球引入了校园。1934年,博学书院足球队同在武汉的外国商人联队进行了一场比赛,以4∶2获胜,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
从2010年起,武汉四中每个班每周都有一堂足球课,每个年级都有足球联赛,还有学生“自己做主”的足球社团。“四中开展校园足球,有自己的‘法宝’——‘三重一全’。”周允亮介绍说,“三重”就是重视管理、重视每节训练课的质量和重视队员的学习,“一全”就是通过全校的足球课、校队的训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全面培养学生。
除了每天的体育课,周允亮每周要带校足球队训练3次,周末还经常要参加比赛,以赛代练。在他的带领下,武汉四中足球队战绩赫赫:2010年获欧足联青少年冠军赛(中国赛区)第二名,2012年获全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第六名,2014年获湖北省中学生运动会冠军……
但最让周允亮自豪的并不是这些战绩,而是他培养出来的足球队员,“武能踢好球,文能学好习”,“近3年,我们有17名学生获得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称号;近10年,我们向北大等高校输送了近50名学生运动员”。
望着周允亮满脸的笑容,谁都不会想到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每天“药不离身”。
“我干了一辈子体育,对足球特别是校园足球,有深厚的感情。”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周允亮就发表文章,疾呼关注中国足球的“塔基”,建议打破体校模式,“建立由教委负责少儿足球训练工作的新模式”,“建立学校系统内的竞赛制度”,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工作进行配套改革”。“这些建议,即使现在看也绝不过时。”武汉市硚口区体卫艺站主任陈涛告诉记者。
200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启动以来,从数据看发展可以说是“形势喜人”,但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却一直存在,特别是场地、师资、经费,一直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三大难点。
如何破解这三大难点,解决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面对记者的问题,周允亮的答案出乎意料,“校园足球要健康发展,这些都不是难点,都可以克服,但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只有四个字:不要功利”。
周允亮解释说,“足球从娃娃抓起”的口号喊了30多年,足球在校园中曾火过一阵但很快又沉寂了,归根结底就是“功利化”的观念在作祟。教练功利,在小学挑队员,都挑个子大的,身体有优势,但不重视技术,“梅西那身材在中国早就‘没戏’了,估计连校队都进不去”;领导功利,参加比赛,从教育局到学校最在意的都是能不能拿冠军,于是校园足球也沾染上假球、黑哨、改年龄等职业化的恶习;家长功利,不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学习,以为只要踢好球就万事俱备,忽视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长大了技术不如人,心理素质也不如人”。
“我希望校园足球不要急功近利,真正培养孩子们踢足球的兴趣,并作为他们终身受益的运动爱好。踢足球、爱足球的孩子多了,数量的优势就会化为质量的红利,中国足球的成绩也自然会提高。”周允亮说。
谈起自己新年的心愿,躬耕校园30多年的周允亮抚摸着胸前的哨子说:“希望我的身体好一点,能为校园足球再多工作几年,多培养几个好苗子。如果他们将来出息了,踢进了国家队,政府能给我们这些带过他们的启蒙教练、梯队教练发一本小小的证书,作为一种肯定,让人们知道还有一群基层的体育老师,曾经为校园足球、为中国足球默默奉献过,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说这话时,周允亮的眼睛依稀在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