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位老师和8名学生的山区坚守
中新社南昌2月11日电 题:两位老师和8名学生的山区坚守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华山
在江西省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的梅岭上,有一座“牛岭小学”,这里一直坚守着两位老师和8名学生。
初春的梅岭,春寒料峭。从山脚下,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驱车半个多小时,便可来到海拔近800米的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牛岭村小学。
牛岭村是湾里区最边远的山村之一。到了读书的年纪,村里有的孩子要沿着狭窄崎岖的山路徒步行走4公里左右,才能到达村小上学。
作为村小的牛岭小学,由于村民下山进城,迁往乡镇、城区定居,以及适龄学生被外出打工的父母带往工作地就读,生源不断减少,规模逐渐缩小,最后演变成为现在的教学点。
“目前我们学校只设置了一、二年级,共8名学生,老师也只有2人。”今年已有57岁的章征虎老师表示,他已在牛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近40年。
在学校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8张课桌分两排摆放在三尺讲台前,虽然数量少,但整整齐齐,不显凌乱。
扎着马尾辫的7岁小女孩魏可欣,正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她轻声告诉记者,父母每年都会外出打工,“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多陪陪自己。”
章征虎告诉中新社记者,“山区孩子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一般是委托爷爷奶奶或别人带,基本都是留守儿童。”
“为了这个学校,为了能让孩子们学好文化,我们一直坚守在这里,没有离开过”,说着说着,章征虎的声音甚至有些哽咽。
湾里区教科体局校建办主任王迪敏对记者表示,湾里区类似牛岭小学这样的村小和教学点有20个,分布在山区的各个乡镇,大多数位置偏远,条件艰苦。
据介绍,近年来,该区每年用于这些教学点的各项费用,如校舍维修、设备更新、教师工资等加起来需要600多万元人民币,这对2014年财政收入只有10亿元的财政小区来说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近年来,为整合教育资源,中国不少偏远地区出现教学点撤销、学校合并的现象。一边是撤点并校的大环境,一边是特殊的地理特点,教学点撤并,还是不撤并?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的决策者。
“考虑到山里孩子们的生活、上学成本等因素,我们慎重对待教学点的撤并问题。我们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对一些教学点予以保留。哪怕就是一个孩子,我们也要坚持,不让他失学辍学”,湾里区委书记王建平表示。
今年2月1日,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出炉。该文件亦指出,“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
“只要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守下去”,望着操场上正在嬉笑打闹的孩子们,章征虎一再强调,“他们走出山区、走向未来,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