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考”,如何评价学生
当“乐考”真正来临,一丝隐忧也同时显现。学生家长刘鹏担心:“‘乐考’也是考。变成单纯的游戏简单,变成有质量的快乐考试就需要设计。”的确,学生学业成果的呈现形式不同,是对教师、家长、教研部门如何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挑战。
在北京市史家小学,记者看到,学校用绘制“成长记录尺”(基础性评价)、培育“个人成长树”(过程性评价)、搭建“创意展示台”(展示性评价)三个尺度来考查学生。其实,这更像一种分享与展示。“成长记录尺”指向学生“专注”的学习状态和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达成,以“学生作业展示”和“专项达标测试”为主要考核方式;“个人成长树”指向学生概括总结与反思思维的发展,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单元知识整理”和“错题整理”为主要考核方式;“创意展示台”指向学生综合素养和自主选择能力的形成,以“学科创意表达”为主要考核方式。在学期末,设立“考试周”对各学科学习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在史家小学副校长陈凤伟看来,“乐考”不单单是考试形式的变化,更是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的变化。“过去,孩子们在准备考试的时间段内,就是反反复复地做题。而现在,从关注一张考卷转向关注日常的学习,并以此为契机,从知识掌握转化为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学习品质的形成。”而这种测试方案,在史家学区的4所学校都将执行。
“乐考”对师生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我们看到的乐学嘉年华,或者情景再现、口语展示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一系列有益尝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新课程研究院院长刘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试作为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必要的,但目前考试的内容、功能、形式等亟须变革。”
“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勇气做到‘乐学’‘乐教’‘乐考’,绝大多数的学校仍然将纸笔考试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手段。实际上,‘乐考’对学生的要求并不低,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如何使‘乐考’与评价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和科学有效,能够指向学生真正的综合素质,还有很大距离。”刘坚认为。
这也正是家长关注的。不少家长提出,还要考虑“乐考”的后期效果,即学生、家长对考试的认识。一时的快乐、鼓励不要成为松懈的借口。等级评定看不到细微的差距,孩子们有可能会有自满情绪。因此,如何将“乐考”转化为“乐学”的动力尤为重要。
刘坚建议,教育工作者不能将目光局限于考试评价的形式和手段上,而要改革教育评价的理念,重视成长记录,摒弃以某几门学科分数高低、用常模参照的简单思维来评价学生的错误做法,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面对儿童,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霍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