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78岁老教授半个世纪探索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路
中新网上海1月22日电 (段然 邱登梅)“只有通过学科交叉、产业链集成创新,走差别化、功能化产品道路,纺织企业才有出路。”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顾利霞教授22日在此间为纺织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据数据显示,中国涤纶产量占世界70%以上,巨大的产能加上常规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库存积压,传统高温高压生产方式导致的高耗能和高碱度污水排放对环境影响也很大。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78岁的顾利霞教授领衔材料、织造、染整等多学科师生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在化学纤维改性和多相高分子材料领域获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共聚酯、纤维与染整技术体系,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多个环节的技术进步,相关成果新近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4年,顾利霞领衔项目“功能化系列共聚酯和纤维的研究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69岁的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如何使改性涤纶纤维既具有柔软的手感、常压易染性和高色牢度、又具有良好抗起毛起球性呢?
这一探索就是十年。教室、实验室、工厂,枯燥又艰苦的三点一线,顾利霞进了实验室,进了工厂,亲眼看到学生做实验和生产线运转的全过程,以发现问题。终于,项目组经过大量比较试验,发明了结构均匀、可纺性好、常压易染的新型共聚酯MCDP。
同时,由于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和合作,使得项目第一次试制就实现了大容量连续稳定生产,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这款被命名为派司特(BASTER)品牌的新一代功能涤纶纤维,既具有羊绒、蚕丝纤维柔软的手感,又因为结构均匀、分子量小而具有良好的纺丝性能,布料色牢度高、挺括度好,不会起毛起球;同时制备过程各工序温度都比普通涤纶低15~30℃,不需要碱液处理,节能减排效果居国际领先地位。项目已经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是这位古稀老人最朴素的创新动力。
顾利霞是中国化纤学科奠基人之一、东华大学钱宝钧教授的第一批研究生,在钱先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五爱精神感召下,她扎根东华大学,立志为将中国传统的纺织产业带入世界先进行列做些贡献。
有一种偏见认为,纺织是老的传统行业,科研创新很难,能拿到发明奖更难。对此,顾利霞想出的解决之道是既要熟悉高分子领域的前沿问题,也要深入纺织行业科技前沿,才能有所创新。于是,顾利霞组建了一支囊括高分子材料、纺纱织造、化工染整等在内的多学科协同创新队伍。
“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齐心合力,就一定会出好结果。”顾利霞说。
翻看顾老师半个世纪的科研路,会发现每十年都会有一项突破性成果诞生,都会给纺织产业带来一次转机,也充分展现了多学科交叉协同、产业链集成创新的力量。
顾利霞也用同样严格的标准要求她的学生们。学生的毕业论文顾老师从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甚至引用的文献也要逐条查看,抄袭行为是绝对禁止的,更不允许实验数据造假。
在学业上,顾老师严格要求;在生活上,顾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无微不至,大家都亲切地喊顾老师是顾妈妈。
如今,已经78岁高龄的她还在科技创新的路上“飞奔”,“还想为材料、纺织产业的创新变革继续做点事情,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发展做点贡献。”顾利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