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PM2.5将由实时监测变提前预报 概念股望爆发

2013-07-24 11:39: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据中证报报道,环保部正在联手国家气象局,在全国部分地区率先建立PM2.5的预警预报系统,未来将在PM2.5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实现对PM2.5的24小时—48小时的预警预报。大量的兼并收购行为增加了公司的管理难度,公司组织架构较为庞大,目前正处在调整期,从集权向分权过度,减小管理层压力。
 

  据中证报报道,环保部正在联手国家气象局,在全国部分地区率先建立PM2.5的预警预报系统,未来将在PM2.5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实现对PM2.5的24小时—48小时的预警预报。随着该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对PM2.5相关监测设备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明确提出,要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纳入应急预案和实施应急措施的前提,是要提前预知未来几天大气污染指数的情况,但我国只是从去年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PM2.5进行实时监测,尚不具备对PM2.5预警预报的能力。一方面,由于PM2.5并非某一种特定污染物,而是不同污染物吸附在细微颗粒物上的集合体,因此其预测难度较单一污染物难度更大。另一方面,PM2.5的预警预报需要有历史数据支撑,但是大多数地区PM2.5监测数据尚未有一年,因此通过历史数据推断也有一定困难。正因如此,对于PM2.5的预报预警要先行试点,形成技术支持后再向全国推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专家李建军博士在日前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上表示,试点将选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实现技术支持能力。除此之外,上海、广州等地也可能率先成为试点地区。

  已入围企业先受益

  2012年4月,环保部发布《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PM2.5监测市场随之启动。据券商测算,“十二五”全国拟建1500多个监测点位,按照每套设备15万元均价测算,全国338个城市PM2.5设备需求约4亿元。

  2013年6月26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印发《PM2.5自动监测仪器技术指标(2013版)》,这相当于第二阶段PM2.5监测采购通行证。其中,先河环保XHPM-2000E型β射线法监测仪、聚光科技BPM-200型β射线法监测仪通过检验。

  对PM2.5预报预警,要建立在全面监测基础上,需要历史延续数据支撑,因此,已入围《PM2.5自动监测仪器技术指标(2013版)》的企业在技术研发、数据采集、设备对接等方面有天然优势。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