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多家银行贷款利率未作调整 中小企业能否获益尚待观察

2013-07-23 08:52:52 来源:金融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日前,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日前,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融资成本高、获得贷款难的问题,因此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能否扭转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多家银行贷款利率未作调整

  7月22日,记者登录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官方网站,在“贷款利率”一栏中看到,上述银行均未对贷款利率作出调整,仍以2012年7月6日生效的利率为准,其中6个月以内的贷款利率为5.600%,6个月至1年的贷款利率为6.00%,1年至3年的贷款利率为6.15%。

  “目前暂未接到总行调整贷款利率的通知,贷款利率保持不变。”浦发银行一家基层网点的客户经理这样告诉记者。

  “针对不同的客户,银行的贷款利率会有所差别,贷款利率下浮也并非针对所有企业。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银行肯定会进行重新定价,但短期内还看不到变化。”某城商行资产负债管理部人士说。

  商业银行并未迅速作出贷款利率调整的动作,也符合此前业内专家的预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银行不会大幅降低贷款利率,而是会保持贷款利率稳步地调整。因为在经济增速下行周期,银行如果大幅降低贷款利率,利润会受到很大冲击。”中信银行研究规划部总经理张春子表示,银行需要调整资产配置,加强利率管理,逐步调整贷款利率,才会获得稳健发展。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贷款利率最终如何变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贷款的供给总量;二是信贷需求者的谈判能力。从前者来看,目前贷款总量总体偏紧,因而,并不会导致贷款利率整体显著波动;从后者来看,对具有谈判能力的主体,过去由于法规的限制,最低利率只能下浮至七折,现在则存在下浮更低的空间,这类主体主要是央企、地方政府和其他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对于其他企业来说,由于此前利率本来就是上浮的,因而本次调整影响不大。

  短期内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可能上升

  记者注意到,央行发布的《201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执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23.8%、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64.8%,两者合计88.6%;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11.4%,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居民住房按揭贷款,其他类型贷款的占比很少,执行0.7倍下限贷款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

  这就意味着,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在短期内对降低企业部门融资成本的贡献不高。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目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因此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作用可能有限。

  当得知央行的贷款利率改革政策后,浙江省泵阀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文荣表示,中小企业能否改善融资状况,取决于信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由于目前信贷资金仍是供不应求,控制权掌握在银行手中,银行为了盈利和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发放仍然比较严苛。

  “目前浙江地区许多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都上浮40%以上。”陈文荣告诉记者,“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租的厂房,没有抵押,加上去年的民间借贷风波使中小企业相互之间的信用丧失,无法通过联保互保的方式获得贷款,中小企业融资仍面临困境。”

  在银行信贷资金紧张的现状下,基准利率上浮的贷款都有企业排队,银行自然不会主动降低利率甚至低于基准利率去迎合企业的需求。

  “由于大企业相对小企业具有的优势短期不变,比如政府隐性担保,项目往往与政府相关,且存款规模较大。叠加贷款利率的开放,使银行在竞争大企业客户时会给予更优惠的融资成本,提高了大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议价能力。然而,银行为了补偿大企业贷款利率下行带来的损失,而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较高,因此银行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涵表示。

  尽管短期内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可能会上升,但长期来看,贷款利率下限取消还是将利好中小企业。

  “对于中小企业,现在农信社的贷款利率上限取消了,这些缺钱的企业贷款利率会提高,但贷款的可获得性会改善。过去,银行觉得贷款给这些企业不划算,现在由于条例的改变,可以有更高的利率,特别是农信社,由于中小企业通过给予更高的利率来获得贷款。”鲁政委表示。

  利率市场化推进需要其他配套措施

  采访中不少业内专家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在贷款利率放开之后,都曾经出现贷款、存款利差大幅度扩大的情况,中小企业支付的利率越来越高,大企业支付的利率越来越低,由此造成的金融风险也将加大。

  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其他制度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实现利率市场化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需要具备较高的利率间接调控水平,商业银行较强的定价和抗风险能力,以渐进改革式推动利率市场化,重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风险防控,要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为保障。”上述城商行资产负债管理部人士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王宇认为,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面临两个困难。在微观层面,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是软约束,并且他们是“大而不能倒”,预算软约束的直接后果就是国有企业和银行缺少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宏观层面,利率的决定、变动和传导需要完善的金融市场,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