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IPO重启“热身” 各路资金抢占先机

2013-07-15 08:49:29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近期市场上有关IPO重启的传闻不断。”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经过会、待发行的新股共有83家,计划募集资金额约为558亿元,这些通过核查的企业有望成为A股IPO重新开闸的第一梯队。经过核查筛选之后,以往过度包装、大股东不顾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的劣质公司会相对减少,而一些优质的上市公司可以借IPO注入市场。
 

  近期市场上有关IPO重启的传闻不断。多家券商启动新股询价摸底工作,部分过会企业被要求更新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不少投行已做好新股发行重启的准备……种种迹象表明,IPO有望很快重新开闸。 尽管重启时间仍未明朗,但A股市场的神经已被IPO有望重启的消息所挑逗,各方资金也在围绕IPO重启进行布局。分析人士指出,在经历财务核查风暴和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IPO重启或引发一波新的结构性牛市,有助于改善当前的市场环境。此时,各路资金围绕“打新”、“IPO影子股”提早布局、蠢蠢欲动。正如一位研究员所说:“这恐怕是2013年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市场对IPO更多的似乎不是恐惧,而是期待。

  研究员备战新股 IPO重启或催生行情

  最近,一家保险机构的研究员事情多了起来。他看中的小市值股票多集中在几个热门新兴行业,如互联网、传媒等,但这些板块的股票都已经涨得很高了。所以,前一段时间他闲得慌。但近期IPO重启撩拨了他的神经,他意识到这将是一块诞生牛股的新阵地。于是,悄悄搜集资料,准备调研工作,着实又忙了起来。

  “可以预见的是,以后一些机构内的金牌研究所将会花更多时间在新股上,因为对老股投资价值的挖掘已经穷尽,未来谁能抢占新股阵地谁才能在年末排名中占得先机。”在另一位证券分析师的眼中,新股上市将会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机遇,开发新股研究的处女地,实际上也是在为投资者提供能够定位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投资“地图”。“可以断言,IPO重启之后将会衍生出另一轮行情,久旱的资金都将涌向那个市场,那将是新股的天下。”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经过会、待发行的新股共有83家,计划募集资金额约为558亿元,这些通过核查的企业有望成为A股IPO重新开闸的第一梯队。以成长股为主的新股结构反映了国内经济转型的背景,并有望成为未来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在上述83家企业中,中小板、创业板的拟上市公司占据九成左右,集中分布在机械、计算机、电子通信、生物医药等行业板块。

  此外,经过核查筛选之后,以往过度包装、大股东不顾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的劣质公司会相对减少,而一些优质的上市公司可以借IPO注入市场。从估值角度来看,能够有助于二级市场增加活力,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一些好的投资标的。

  “这些公司大部分是目前市场还在追捧的热门资产,而且经过数轮审查,可以说都是货真价实的家伙,你说大家能不兴奋吗?”上述分析师说。

  “打新族”摩拳擦掌 各方资金潜伏布局

  “市场上很多人对IPO开闸期待已久。现在市场波动大,我很早就把钱腾出来好准备去参与打新。”被朋友戏称为“打新专业户”的小周最近一直在关注IPO重启的相关消息。此前市场行情震荡,IPO暂停,手上的资金没有好的出路,小周只好将钱做些债券逆回购或银行理财产品这些保本的投资。随着近期市场对IPO消息的预期升温,小周打算调配自己手中的资金重新加入“打新”的队伍中。按照小周以前的经验,一旦打新中签,高额的收益完全能抵得上这段时期做的所有投资总和。“在我自己的股票账户里已经存上了一笔钱,就等着IPO正式重启了。”

  散户只是市场中的一个缩影,机构资金的动向更能说明问题。一位固定收益基金经理表示,上半年债券市场经历了两次波动,一次是债券核查风暴,另一次是“闹”。这两次波动让近两年表现突出的债基遭遇滑铁卢,下半年要想翻身就得看“打新”收益了。有券商人士透露,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近期不少发行的债券基金已经在招募说明书中加入关于“打新”的内容,或为“打新”做好准备。

  深圳私募圈的相关人士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证实,现在圈里面有些资金已经开始提前布局,为“打新”做好准备。“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票已经涨得很高了,而且不少股票是边讲故事边拉升,没有太多实质业绩支撑。个人认为,中小盘行情或接近终点。新股将会是下一个资金聚焦地。现在已经有私募开始逐步抛售中小盘股票,从二级市场抽出资金,为即将带来的投资机会筹备足够‘弹药’。有些私募甚至打算用全部资金去参加新股投资。”

  圆融方德高级研究员尹国红表示,新股发行经历了长久的积累期,加上此前监管层对上市公司进行过一轮严格的财务核查,新上市的必然是质地相对优良的公司,对市场吸引力极大。“尤其是在二级市场并不是特别景气的情况下,很多资金有备而来,投资者利用手中的大笔资金‘打新’的意愿也较强。”

  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相关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打新”热潮的升温。6月发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求发行人高管对所持股票减持股票的股价做出相关承诺,若新股破发就会自动延长锁定期,同时强调信息披露、推进市场化发行、将减持与发行价挂钩、对新股配售机制做相应调整等。市场人士指出,按照上述新规,投资一级市场的风险无疑也会大大降低,同时也会强化投资者对新股高溢价率的预期,刺激投资者“打新”热情。

  中信证券分析,根据IPO募集资金额、认购倍数、新股发行数量及相对价格等因素计算,以4天为锁定期的“打新”资金月均合计约1.3万亿元至2万亿元左右,这个规模会远低于2009年的4至5万亿元的水平。在投行人士看来,未来新股发行定价必然通过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的市场博弈而达到平衡,实际IPO资金需求将是市场化的结果,投资者信心会得到很快恢复。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