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整体增长乏力:发达经济体“美强欧弱”格局依旧;日本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增长动力虽有所增强,但可持续性备受质疑;受外需下降以及国内结构调整影响,大型新兴经济体增长步伐放缓。值得关注的是,在美联储发出退出QE信号之后,5、6月份新兴经济体遭遇了严重的资本外流,令人担忧将引爆全球第三轮危机。对此,7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更新版中指出,当前全球经济的风险正在增加,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新兴市场的减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困局。
总体来看,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的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鄂志寰博士认为,上半年世界经济的特点表现在主要经济体实体经济波澜不兴,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则是美联储退出QE。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进一步阐述道,伴随着初级产品行情大幅度、无可挽回下跌的市场震荡,与美联储退出QE结合起来,很可能触发新兴经济体比较广泛的经济震荡和危机。由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几乎已占到全球的一半,其动荡必将对世界经济带来较大影响。
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增速差距将缩小
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更新版,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1%、3.8%,均比4月份的预测低0.25个百分点。报告强调指出,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风险较低,但新兴市场的风险较为令人不安。
据悉,美国第一季度GDP增幅经修正后为1.8%,第二季度预计略微加快。从区域上看,鄂志寰表示,美国的经济表现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推动资产价格上升,美股屡创新高引发大范围的财富效应,推动经济复苏势头持续。而历史性的低利率促使楼价亦强势反弹,房市的乐观走势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坚实基础。不仅如此,就业市场也出现了积极信号。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就业人数增幅最大的行业为休闲娱乐和酒店服务业,表明是消费推动了就业复苏。在各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花旗日前预计美国GDP同比增长率有望从二季度的1.8%加速至四季度的2.4%,全年约为1.9%左右,2014年可望达到2.9%。
相比之下,欧洲经济依旧暗淡,失业率不断攀升,目前的经济萎缩已成为货币联盟成立以来最长的衰退周期。曾供职于英国央行的花旗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步亦特博士日前告诉记者,欧元区经济财政整合进展缓慢,债务危机远未过去。受到信贷收紧、私人部门去杠杆化的压力、竞争力缺乏和持续中的财政紧缩影响,欧元区经济衰退仍将持续至2014年年中,复苏过程将十分缓慢。他预计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同比下降0.8%,2014年增速或为零。当然,鄂志寰表示,目前欧元区边缘国家西班牙与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已大幅下降,市场情绪显著舒缓。
日本经济方面,近期出炉的宏观数据持续向好。鉴于日本政府将有可能出台另一轮财政刺激措施来减轻提高消费税带来的负面影响,花旗已上调日本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率0.2个和0.4个百分点至2.2%和1.9%。但是,步亦特指出,日本出台的结构性改革措施并没有增强市场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信心,尤其是企业税收及就业市场改革措施的撤回,同时安倍政府能否在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胜出也将决定改革能否有效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与上调发达国家经济增速相反,花旗已将其对2013年新兴市场GDP增长的预测从去年底时的5.3%调降至4.8%,并称经常项目赤字恶化以及私营部门杠杆率提高是制约新兴市场经济的两大因素。事实上,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有进一步放慢的态势,已经成为多家机构得出的一致结论。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更新版中已将2013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预测值下调约0.25个百分点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