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汾酒茅台等公司涉嫌购买审计意见 立信疯狂捞金

2013-07-03 12:03:35 来源:金陵晚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将内控咨询或评价与内控审计业务直接或间接委托给某一中介机构的现象,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明显。以山西汾酒为例,其聘用的立信事务所负责上市公司审计、内控审计,立信旗下的立信锐思则为汾酒提供内控咨询。
 

  “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将内控咨询或评价与内控审计业务直接或间接委托给某一中介机构的现象,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明显。”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公司近日在其《中国上市公司2013年内部控制白皮书》中揭露,山西汾酒、贵州茅台、维维股份、杉杉股份,氯碱化工等老资格公司“中枪”。

  《金证券》记者梳理后发现,立信的内控审计违规项目最多。“不要把上市公司的内控水平想得太高,据我了解,上市公司中认真执行内控方案的只有极少数。”南财一位会计专家向《金证券》直言。

  内控漏洞曝光

  多公司购买审计意见

  迪博指出,部分上市公司聘请的内部控制咨询机构与为其提供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一致的,或是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关系,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明显。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山西汾酒,贵州茅台、杉杉股份,氯碱化工、*ST济柴、恒邦股份、黔源电力等。

  以山西汾酒为例,其聘用的立信事务所负责上市公司审计、内控审计,立信旗下的立信锐思则为汾酒提供内控咨询。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中第十条规定: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

  “把内控咨询与内控审计分开,是为了确保事务所独立性。”上述会计专家坦言,“如果把两项业务捆绑为一家,难免会有寻租空间,影响内控审计的质量。”

  《金证券》梳理后发现,立信的内控审计违规项目最多。*ST济柴聘用了中天运,恒邦股份的审计中介是山东汇德,黔源电力则是大信的项目,山西汾酒、贵州茅台、维维股份、杉杉股份、氯碱化工都是立信的客户。立信的客户名单中还有锦龙股份、青海华鼎、冠豪高新、交大昂立、三爱富、中华企业、安信信托等数十家。

  内控审计新财路

  立信“马甲”疯狂捞金

  公开资料显示,立信锐思全名为上海立信锐思信息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由立信和复旦大学企业内控和风险管理中心组建而成,主要从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咨询业务。“立信锐思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培训和内控咨询。”上海一位接近立信的会计从业人员告诉《金证券》,“内控业务的工作模式,一般是先向客户灌输证监会要求,然后去公司现场调研,最后出企业内控制度的材料。”

  立信锐思地址为“上海市南京东路61号9楼”,正好是立信上海的经营场所。立信锐思是否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承揽内控咨询业务的“马甲”?

  对此,《金证券》致电立信上海,但事务所婉拒采访称,“我们没有对接新闻媒体的部门,不方便接受采访。”而山西汾酒内审签字会计师刘志红则直言,不存在违规情况。“这些里面都有明确规定的,我们没有违规。”

  《金证券》致电山西汾酒等上市公司,回答几乎一致,均否认内控违规。但迪博认为,中介机构成立咨询公司,并隐瞒其关联关系,承接其内部控制审计客户的内部控制咨询业务,严重违反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对于中介机构独立性的要求。

  作为业内翘楚,立信为何屡犯“踩红线”之险?

  《金证券》注意到,内控业务正逐步成为事务所新财路。如杉杉股份,2012年立信从该公司赚得审计费110万元,此外还有内控审计费用40万元。立信从贵州茅台获得审计费用80万元,内控审计费用35万元。再看山西汾酒,公司去年付给立信内控审计费25万元,直追全年审计费35万元。尽管上市公司没有披露付给立信锐思的咨询费用,但上述会计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咨询行业潜力巨大,好的培训师年薪能拿到40万。”

  企业内控不受重视

  外聘帮手仅占两成

  将内控咨询与内控审计委托给同一中介机构,上市公司的内控质量如何保证?

  “监管层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有内控制度,但据我了解,认真执行的公司只有极少数。”上述南财会计专家向《金证券》透露。2009年前后,他曾受邀为多家苏南上市公司提供内控制度咨询。

  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根据《规范》,上市公司应当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据迪博统计,2013年4月30日前,22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50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分别占比90.04%和60.92%。数据显示,570家上市公司披露其聘请了内控咨询机构的情况,《金证券》注意到,外聘帮手的上市公司仅占23.09%。金证券记者 陈岩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