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下半年流动性或延续中性偏紧

2013-07-03 11:11: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在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基调背景下,2013年以来央行的实际操作值得关注。另一方面,从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金融体系流动性的适度收缩,也同样有更深刻的外部考量。
 

  在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基调背景下,2013年以来央行的实际操作值得关注。年初,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巨量资金;此后,时隔一年半后重启央票发行;年中,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绷“风轻云淡”。分析人士表示,从中国经济外部环境及内部升级转型、过去几年广义货币超常规猛增已经积累较大金融风险等多个方面来看,在“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思路指导下,当前市场流动性中性偏紧趋势明显。展望下半年,这一趋势有望延续。

  6月以来,在外汇占款增长骤然放缓、热钱流出压力抬升、年中存贷比考核、财政存款上缴、7月5日常规准备金补缴等多个不利因素的叠加冲击下,银行间市场中短期限资金利率持续大幅飙涨。而在少数金融机构可能已经出现违约等传言的进一步冲击下,市场情绪甚至一度出现阶段性的恐慌。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此次银行间市场的季节性,央行自始至终几乎都选择了“袖手旁观”。本轮货币当局突然袭击式的“断粮演习”,目标直指金融体系长期以来习惯性的表外业务、信贷投放等诸多方面的扭曲式扩张。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有效缓解外部冲击、提振实体经济增长,4万亿等经济刺激政策迅速推出,相关刺激计划在有效化解过去几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当前无疑也已经在金融体系内部积累了极大的金融风险。从宏观上看,当前我国广义货币M2已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位列全球第一,延续以往的货币扩张速度显然将承受更大的系统性风险;从微观上看,大量国有企业、地方政府长期高负债、借新还旧的运行模式,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也面临着难以为继的风险。在此背景下,有效推进金融体系去除不合理的表外资产和表外杠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从粗放式的运行转入更“勤俭”、更高效的运转模式,无疑已经成为必然的现实选择。

  另一方面,从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金融体系流动性的适度收缩,也同样有更深刻的外部考量。在两周之前刚刚结束的2013年第四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经过前期多轮的量化宽松之后首次向外部明确QE退出的时间表。此间观察人士分析指出,配合美国经济2008年以来持续数年的稳健复苏,美联储退出QE的市场预期将足以推动美元实现中长期反转。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资本外流的压力将会长期显现。从这一点上来说,尽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相较于其他多数新兴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但中国金融体系也须未雨绸缪,提前积极做好应对准备。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在深入推进,货币信贷必须扭转以往的粗放式投放。这不仅是化解产业产能过剩的要求,也是有效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大量微观经济主体创新转型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下半年货币流动性整体中性偏紧还将持续。在金融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的背景下,下半年市场将不排除多次出现类似年中时点的阶段性流动性紧张情况。相关方面对于中性偏紧的流动性环境,需做好准备。记者 王辉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