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理财产品也玩“年中大促” 高收益产品别忘甄选

2013-07-02 18:13:57 来源:今晚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那边电商的“年中大促”销售战早已拉开帷幕,引发网购一族的购物热情。市民赵女士前天收到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短信,通知说发售一款年化收益率5.7%的理财产品,但转天她赶到银行时被告知已经抢光了。对投资者而言,募集期过长,将拉低资金的实际收益水平。
 

  那边电商的“年中大促”销售战早已拉开帷幕,引发网购一族的购物热情。这边银行的理财产品“年中大促”也在华丽上演,而且收益水平不断升级。

  市民赵女士前天收到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短信,通知说发售一款年化收益率5.7%的理财产品,但转天她赶到银行时被告知已经抢光了。谁知过了几天,她又接到短信通知,这回推出的产品收益更高,“差不多天数一样的产品,这次变成6%了。这样看来还得庆幸我前面那次没抢到。”

  不过,很多早就抢购的市民觉得亏了。银行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对于银行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来说,6%到6.5%的收益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不过一些规模稍小的商业银行因为储户较少,所以推出的收益率更高。与大型国有银行的产品相比,部分股份制银行产品收益率更具竞争力。不少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最高收益甚至可以达到7%乃至更高。笔者了解到,银行的这些高收益产品是投资于银行间拆借市场,因前期银行流动性结构性资金紧张,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飙升,所以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特别高。

  不过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也需要多加注意。比如有细心的投资者发现,很多银行理财产品早早开卖,起息日却还很远,如一款股份制银行发售的高收益理财产品,6月21日开始发售,起息日却是7月2日。这意味着,如果购买这个产品,投资者在这12天空档期内只能拿到微乎其微的活期利息。但是,如果等到募集期快结束时去买,又很可能买不到了。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选购理财产品时要注意募集期、起息日和到账日。近期很多银行发售高收益理财产品是为了应对银行年中考核,很多产品跨月发行,起息日在7月份以后,募集的资金在存款账户内,都可以算作银行的存款额。但是,对投资者而言,募集期过长,将拉低资金的实际收益水平。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