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三季度资金偏紧 行情偏软

2013-07-01 16:46:16 来源:羊城晚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6月29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说:“前几天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出现了一些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既然6月下旬的暴跌主要因为市场流动性的暂时高度紧张,那么,这个因素的消除就是市场回稳的基础。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6月29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说:“前几天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出现了一些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总体上看,我们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由此看,6月下旬的股市暴跌很可能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误伤”。如今,沪指运行于2000点之下,从历史角度出发,这种状况是不能持久的,长期视角看是机会大于风险。

  本周市场回稳反弹

  从尚福林所列出的数据来看,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确不短缺。截至6月28日,全部金融机构的备付金余额是1.5万亿元左右,高出正常支付清算需求量的一倍还多,而且存款准备金率一直是在20%左右,支付头寸充裕。这个情况表明,即使6月下旬出现过小部分银行因为机械性故障等甚至有过短时间提不到钱的情况,但并不影响中国银行体系的总体支付能力,因此没有出现储户恐慌。至于股市的恐慌,源于心理,也源于部分资金实际上的从股市暂时流出。

  既然6月下旬的暴跌主要因为市场流动性的暂时高度紧张,那么,这个因素的消除就是市场回稳的基础。作为银监会主席和前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说法是权威的。他的结论是:“这几天,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已经开始缓解,这种情况不会影响我国银行业平稳运行的总体格局。”所以,从短期的市场走势看,本周市场理应回稳并有所反弹,只是基于综合情况考虑,反转的可能性极小,2050点可以作为一个中期多空分水岭,只要大盘不能有效重返2050点之上,那么,7月股市整体就仍是弱势,6月的急跌不会再现,阴跌、缓跌的可能性则较大。

  三季度资金面偏紧

  在上周四和讯网的中期股市投资策略会上,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6月是资金面预期最坏的时点,下半年流动性环比会出现偏紧,股市不会产生趋势性行情。”这属于悲观的看法,但判断是合情合理的。

  从新增信贷资金总量的数据看,2008年以来似乎都有下半年偏紧而且三季度是最紧的特点。2008年时新增信贷低点出现在10月,三季度忽上忽下但整体处于全年的较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大熊市的见底大反弹正是和当年11月开始的新增信贷大回升同步。

  2009年新增信贷的低点就是7-10月,当年股市同步见顶回落。2010年7月到12月都是当年新增信贷的低潮,2011年7月至9月是全年的低谷,去年的情况和2010年相似,8月有所反弹后新增信贷低迷的情况持续至当年的12月。所以,可以这么认为,股市行情大致上和新增信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所以说,潘向东的上述判断是合理的,因为从历史惯性来看,三季度甚至整个下半年,市场流动性都是趋于紧张的,而三季度更是最差。

  然而,不能否认的另一个事实又是:2000点以下是不能长久的,毕竟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2005年的6月6日大盘低见998点后爆发了2006-2007年的大牛市,我们无法再回到1000点去了,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就是另一个历史低点,老金不相信会有比这个低点更低的位置。2009年大反弹结束后就只有去年12月短暂出现过2000点以下的位置,如果说6月下旬重新开启了所谓“1时代”,那么也不应该是长期的。

  (金谷明)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