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房产家居

马庆斌: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存在失控可能

2013-07-03 11:07:56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年来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全国耕地大量减少,尤其是在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减少情况尤为突出。马庆斌,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博士,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年来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全国耕地大量减少,尤其是在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减少情况尤为突出。杂交水稻研究专家马荣荣认为,中央要求坚守的18亿亩耕地红线失控,未来将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这一判断是否属实?我国又该如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马庆斌点评。

  马庆斌,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博士,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马庆斌: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失控?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首先来讲,大量的研究显示咱们国家的自然条件比较复杂,而且更加符合人居的地点往往是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南一条线上,我们称之为腾冲和黑河线,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这一带,但你又会发现一个结构性的矛盾。这些适合人居的大河大江的中下游地区,又往往是粮食的主产区。这个地区又往往是这个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比较适合的地区,换句话说就是城市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建设用地的发展与农业的用地之间有一个根本性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就现在很多地方的实际上来看,多占少补,先占不补,或者占好地补差地,占的是粮食产量比较高的粮食,补的是劣田。我想这种现象是存在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使得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国家十八亿亩红线的概念容易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失控,我想这种风险是存在的。

  首先我们要强调一点农业的公益性,它是每一个国家战略安全基础性的产业,我们不能总是强调它产出是多少,不能简单的说我投一分钱我出多少钱的理念。第二个,粮食总体上应该是一个动态安全的概念,不要简单的说我守住了18亿亩,好像粮食安全就保证了。事实上我们历史上来看,有地不一定有粮食,怎么让有限的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这是我们恒量18亿亩最根本的标准,第三个方面国家自身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因为粮食的安全除了地之外还有一个生产力提高的过程,还有一个粮食储备的问题。包括我们现在很多粮食补贴它的方式上需要一个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第四个问题我想就是最重要的措施,以前的粮食安全可能就仅仅是粮食本身,但是现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禽类包括畜牧业的发展、肉类制品包括水果、蔬菜其实也是一个大粮食的概念,虽然我们还要摆脱以往、以前简单的以粮食进口来判断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的观点,还要用大粮食、大农业的观点。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