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开课程之源 育阳光之人

2015-03-05 09:09: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夏 庆 沈 波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东升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创新,营造了三足鼎立的特色课程架构,即“国之魂”、“蜀之韵”、“人之行”。“阳光育人”为东升小学的发展和师生成长带来了源源不绝的正能量,使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每一朵花都能吐露芬芳…… (夏 庆 沈 波)
 

  原标题:开课程之源 育阳光之人

  ——四川省双流县东升小学“阳光课程”建设纪实

少儿川剧节目《滚灯》荣登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表演

  阳光哺育生命,生命离不开阳光,阳光给万物以温暖。学生生命正处于花季,尤其需要阳光;课程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应该洒满阳光!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四川省双流县东升小学在“阳光育人”的教育思想统摄下,确定了“培育阳光课程,构建阳光课堂”的规划蓝图,为全面提升教师素养,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阳光育人”从课堂开始

  课堂作为教育的广阔舞台,如何变得快乐生动、妙趣横生;如何让老师挥洒自如,让学生乐在其中,这是东升小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东小人找到了“阳光育人”这把钥匙,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让师生共同快乐阳光,他们走上了构建“阳光课程”之路。

  学校立足于“三维目标”:让学生快乐尊严地成长,让教师有效、惬意地工作,让学校持续、和谐地发展,通过“三大途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特色化、特色课程的精品化,立体、综合、系统地培育“阳光课程”。同时,学校对课程进行了再一次精细梳理,最终精准定义了三类课程,一是基础型课程,主要为国家部颁课程;二是拓展性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主要由综合实践领域的学校社团活动与班团队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校的主题特色活动以及自主选修的个性化课程;三是探究性课程,这是东升小学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主要包括“国之魂”、“蜀之韵”、“人之行”。学校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通过重组教材、课时改造、主题整合、优化教学方式、构建“尊重、民主、公平、体验”为特征的“阳光课堂”来具体实施,为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型、综合性、选择性功能和课程的生活化、整合化、育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东升小学校长唐弘容所言,“如果把孩子比喻成幼苗,那么孩子的潜能就是叶绿素。只要给予他们理解的阳光、宽松的空气和信任的水分,他们就能够产生光合作用,能够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东升小学阳光课程的构建就是为孩子的阳光成长播撒充分的养分,让其在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

  “阳光课程”让“阳光少年”个性成长

  学生在学校消费的产品是课程,没有了独特的课程,只是浮光掠影,流于形式的活动,那怎能去奢求教育的效果?东升小学关注课程的创生价值,探索校本课程特色化,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成长点,点燃生命成长的幸福。

  “我能行、我快乐”选修课程,丰富童年生活印记。学校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满足其自身的发展需求,开发了各种自选类校本课程。淡化学科知识的学习,增加了烹饪、刺绣、家政家务、针织、科创等有助于学生生活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升的课程。对于选修课程,学校探索“四定四有”的管理办法。四定:定辅导教师,定时间(每周五下午半天)、定地点、定班级成员。四有:有教学计划、有活动记录、有过程考核、有成果展示。

  综合实践类课程,点燃生命成长幸福。学校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核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操作、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阅历和公民素养,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家校共育课程,携手搭建连心桥。围绕家校共育,东升小学实行“三步走”,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的生命成长。一是打造“家长开放日”,通过家长进课堂、亲子游戏、家长会等形式为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学校生活搭建平台;二是举办“家长主题培训”,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理解,促成家长主动配合、家校共育的责任和担当;三是举办“家长校本讲座”,结合学校“我能行,我快乐”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设家校课程。

  国际“大世界”课程,开拓学生眼界。学校倡导设立“趣味英语社团”和“魔法英语社团”,让学生在社团中获得英语方面长足的进步。此外,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多领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校”,每学年与马来西亚培才华小、精武华小、育才华小和台湾师范大学、康桥双语学校、硒谷双语学校、头前国民小学开展双向多元文化交流活动。

  “阳光课程”致力于特色课程精品化

  特色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特色课程亦是“阳光课程”的精髓所在。东升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创新,营造了三足鼎立的特色课程架构,即“国之魂”、“蜀之韵”、“人之行”。

  “国之魂”:国学经典课程。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东升小学作为“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先进单位”,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抢抓课改契机,在传承历史、审视现实、前瞻未来的前提下,开创了“国之魂”特色课程,把“德、忠、孝、礼、义、信、仁、智、学”九字要义作为“国之魂”课程的核心,从“教材”、“课堂”、“大讲堂”、“课外活动”四个方面具体进行实施。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小学生经典诵读》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以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为代表的“国之魂”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有系统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渗透和教育,浸润着东小人的心灵,也正在滋养着东小人的生命。

  “蜀之韵”:川剧文化课程。东小人认为,作为四川人,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川剧”这一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贡献一份力量。因此,学校构建了川剧文化课程。通过川剧知识的学习,川剧融入音乐、美术课堂,川剧精品节目排演(中央电视台11套《过把瘾》栏目之“希望之星——少儿戏曲欢乐季”节目录制中,学校三个节目《滚灯》、《别洞观景》、《变脸》分获五星、四星、三星宝贝奖),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地方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发了川剧校本教材《美术》和《巴音蜀韵》,并以课堂、社团活动和课外实践为载体,渗透川剧文化。

  “人之行”:德育活动体验课程。东升小学以“培养全面发展、健康快乐、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为育人目标,以“塑造阳光少年”为主线,培育积极进取、豁达友善、诚实守信、独立自主、心中有爱的”阳光少年”,创新构建“阳光德育”体系,开展《塑造“阳光少年”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目前已结题),通过多元化的德育校本课程,学科课堂渗透、活动体验,科学、多元、民主的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最终达成让东小的孩子快乐、尊严地成长。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须为祖国培养人才;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我们须为家庭创造幸福。”唐弘容校长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阳光育人”的有效实施,切切实实地为祖国培养了人才,为家庭创造了幸福,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品质。近几年,学校的家长满意度一直居全市前列。“阳光育人”为东升小学的发展和师生成长带来了源源不绝的正能量,使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每一朵花都能吐露芬芳…… (夏 庆 沈 波)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