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做有教育理想的忠实实践者

2015-03-05 09:09: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程方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什刹海书院副院长,原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小学校长,不管是在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高尚人格与高远境界应是第一要素。
 

  原标题:做有教育理想的忠实实践者

  程方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什刹海书院副院长,原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小学校长,不管是在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高尚人格与高远境界应是第一要素。多少年来,在中小学校长的行列里,活跃一时的弄潮儿、花样翻新的表演者可谓不少,但在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能被师生深深铭记并有真正贡献的并不一定是他们,而是更多怀抱理想、坚定信念、默默无闻、不畏艰难、用心办教育的“普通”校长。

  因为,作为学校的领导者,不管你是在条件优厚、特权充足的重点校,还是在处处困境、地处边远的薄弱校,或是在困难重重的新学校,其使命和责任都应该是一样的。凭借生源优势让100%的学生都考上大学是校长能力的体现,让薄弱学校的学生成为健康成长、自食其力的公民,功劳亦“不在禹下”,而要能使边远贫困农村的孩子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更应该是共和国的功臣。

  在中国的几十万所中小学中,每一位校长面对的条件与环境都各不相同,极端的有天壤之别,但这并不会制约任何一位校长因校制宜地做出成就、走向卓越。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能否有既远大又务实的教育理想。校长遇到的挑战与困难越多,就越能显现出其优秀的程度和特色。

  近年来,有关校长职业化、领导力、人格魅力、管理能力等的探索很多,来自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也十分丰富,很值得借鉴。纵观各方面的见解或观点,对高尚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正确教育信念的坚守、对所在学校性质和特点的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学校困难和问题的判断、对全校师生的尊重和负责、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积极探索、对自身人格和能力的不断提升等,是被普遍认可的。

  什么是高尚深远而又务实的教育理想?其内容可以很具体,包括遵循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学校发展前景和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学校”、“让人民满意”等理想和原则,与师生确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愿景,并据此制定被广泛认同的学校制度,营造和谐、积极和广泛参与的学校文化。北京有所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实验中学,从多年前开始,该校就通过师生、家长的广泛参与和相互沟通理解,实现了全校“免监考试”,并将每次考试都变成诚信、自强、责任等教育的重要过程,为学校文化的深层优化与良性积淀探索了合情合理的方法与路径。

  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面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满意或拥有改革的欲望是非常正常与合理的,这便是其有可能走向卓越、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动机和精神支撑。有了这一心理基础,任何困难与问题都会被化解,高远的教育理想就能得到实现。在2000年前后,陕西铜川一所简陋的农村小学,校长通过指导当地的贫困学生及其农民家长种植中药材,为学生自主阅读赢得了起码的经济条件,在全国农村地区率先靠自己的努力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也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能与动手能力的提高、家庭责任的承担,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较好地践行了课程改革理想,其经验被广泛传播和效仿。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统管一校的校长而言,各种诱惑也很多。权力、名誉、金钱、待遇、资源、声望、社会地位、舆论光环等,对其既有极其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强力的异化和腐蚀作用。所以,作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校长,既要能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深入思考,有定力地坚守教育理想,正确地把握学校前进的方向与合理进程,不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和舆论炒作;也要能顶得住各种干扰或诱惑,不断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人格品质。尽管我们承认,校长也是正常的人,也需要有正常人的情感和生活,但作为中小学教育的管理者、领导者,必须把握好教育责任与个人名利之间的关系,使自己的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能有机地结合,使自己和学校都能良性地、可持续地发展。

  一位真正对学校、对教育、对自己负责任的校长,既便是民办学校的校长,绝不应该在潜意识中将学校视为自己的财产或权利范围,使学校的发展仅与自己的个人特点相适应,一旦自己离开学校,学校将会有较大的动荡与滑坡。真正优秀的校长最应该着眼于学校良性制度和文化的建设,能够合理地继承前任校长和学校已有传统中的优秀部分,也能为后继的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学校规范和新传统,将自己的个体价值融入学校的不断发展和良性积淀的常态之中,成为学校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代言人或重要象征。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