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周玮)年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华年俗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年俗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我们怎么过个有意义的春节假期?羊年新春至,来听传统文化学者李汉秋说“年”。
“年”本义是禾谷收成
地球上时序更新的周期大约三百六十多天,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观察推算出来,其记载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官方文献《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中华历史上过年的传统大约总有三四千年了,而名称最初却在演进之中。《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可知:周朝就正式将这自然周期称为“年”了。
“年”,甲骨文是“人”头上一支“禾”。《说文》“禾”部记“年”为谷物成熟的意思。可知“年”的本义是禾谷收成,当时一年一熟,重视农业的周人就以禾谷成熟收成一次称为一年。
我们祖先用兼顾太阳与月亮(太阴)的回归运动的同步计算方式安排年月日,又以加插闰月的方式不断修正偏差,从而形成农历。农历是阴阳合历,不宜称为“阴历”。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颁布了《太初历》,定夏历的正月(建寅之月)为岁首正月,正月月首第一天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中国历代的历法基本相沿,从此,新旧“年”交替的日子便固定下来,成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一直沿用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
年俗中有价值观
过年是庆享一年成果、规划新年生活、燃起新的期望之时,主题是辞旧迎新,而年复一年的仪式、载体、活动,积累成“过年”习俗,不断积累文化内涵,形成年俗文化。其中充盈着对生活的愿望、理想和心理祈求,积淀着民族文化、心理、精神和情感,这就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价值观。
中华年俗文化,择要而言,物质文化方面基础的愿景是丰衣足食:穿新衣、备年货,吃年夜饭要年年有鱼(“余”的谐音),正月初一要吃年糕(“高”的谐音),这种“民丰”的基础是国泰——国家富强。
“天增岁月人增寿,地满祥和福满门”,这副春联表现了精神文化方面的愿景:在天人和谐中祈福迎祥,就是祈求幸福,期望和谐、友善。这又是我们今天提倡的价值观之一了。还有,贴门神、放炮仗是祈望驱邪免祸保安康,赠压岁钱是为辟祟驱邪保护儿童成长,吃年夜饭、守岁,尽享天伦之乐,拜年氛围中人际关系和谐……
过年决不光是过吃喝,而应重在过文化,过精神,过情感。中华年俗是培育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人伦情义是年俗文化的精髓
西方节日多与宗教有关,中国传统节日则注重人伦感情。过年回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功利境界回到天伦境界。
许多人觉得现在的年味淡了,一部分原因是社会的过分功利化,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扭曲人的正常感情,削弱人伦情义。在此情况下更有必要经营好中华年,过好年可以成为疗治现代社会病的一剂良方。
敦睦情怀、慈爱心肠扩及敦亲睦邻、友朋温馨、人际和谐——这在中国人的幸福观中占有重要位置,这就是“福”。西方的“圣诞老人”身份是“天使”,中国赐给压岁钱的是长辈,不需要化妆成天使。我们的天堂不在彼岸,而在自己营造的天伦之乐、和谐境界。
感情是一切年俗的生命,不投入感情,除夕团圆饭只是吃吃喝喝,压岁钱只知道钱数,拜年只是乏味的客套,发贺卡只是文字游戏,一切年俗只是古旧枯燥的形式。而一旦注入了真情实意,一切年俗就有了生命的真谛。
忙年需更忙家庭文化建设
“忙年”,不仅要忙家庭的物质建设,还要更注重忙家庭的文化建设。不仅要忙过年的文化环境,还要忙长远的家庭文化传承。
中国人注重“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史流芳”,于是创建了一整个系统来鼓励人“三不朽”:国家有国史,地方有地方志,家庭有家谱,个人有传记、墓志……,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家庭、个人,好人都有机会留名而精神不朽。这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机制,激励人提升生命价值,提高生命的水平。每个人的嘉言懿行都有机会写进家谱,传给子孙,形成家风、家史。有条件的家庭,在过年时可以搞“家庭年记”,把家庭成员做的好事,记在一个本上,成为家庭文化的载体,若干代积累下来就成为家史。
年俗也在与时俱进,引进网络等现代科技,从桃符到春联,从贺帖到手机短信和网络诗歌。如春联,是中华独特的诗与书法结合的艺术,应当大力发展,近年又扩展到网络春联大赛、手机春联大赛等等,都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