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工作无激情,怎么破?(青年观)

2015-02-10 07:2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江 琳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可想而知,越是以如此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越难挖掘自身的优势,越难获得成长的机会,因为,没有一位领导愿意把重要的工作交给心漂移着的“世外高人”。跳槽虽可短时期解除倦怠感,但久而久之,随着工作驾轻就熟,“红玫瑰”难免沦为“蚊子血”、“白玫瑰”终将成为“饭粘子”,新鲜感、成就感又无影无踪了。
 

  原标题:工作无激情,怎么破?(青年观)

  前两天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挺诧异。那个曾经积极上进,信誓旦旦要在工作岗位上大干一场的他,诉说现在工作没激情,得过且过。“每天工作就那些,没意思,也没什么成就感,但又害怕一生都这样过下去。”听得出,他的语气中略带不甘。

  朋友的状况恐怕不是个例。许多人刚开始工作时,豪情万丈,对未来寄予厚望,为了弥补不足,每天早到晚走,加班加点,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可过了几年,逐渐摸到了点工作的门道和方法,工作新鲜感逐步丧失,但自身的能力又不能胜任更为高精尖的工作时,渐渐开始觉得自己可有可无、不被重视,成就感无法建立。于是乎,质疑自身能力者有之,抱怨平台太小者有之,怀疑是否入错行者也有之。当初的激情和心跳感已不再,也无动力学习更多知识,更不知自己的方向在哪。

  相信这种状态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有些人挺过去了,但有些人迷茫着迷茫着就停滞不前了,对手头的工作,开始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甚至开始对批评无痛、对表扬无感,变成了“橡皮人”,还自欺欺人地高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始终如一地高质量完成工作很难,更别说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可想而知,越是以如此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越难挖掘自身的优势,越难获得成长的机会,因为,没有一位领导愿意把重要的工作交给心漂移着的“世外高人”。于是,恶性循环开始了:越是难以获得成绩和肯定,就越是消极;越是被动,就越得不到认可。可以预见,如果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展,自身难免沦为平庸之辈。

  继续混日子肯定是“死路一条”。怎么办,跳槽?或许下个工作更有意思、更适合自己、也更能带来成就感?那可得谨慎思考。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不断加强,工作的重复性和单调不可避免,专业化分工也决定了个人更多是在自身职责的“小圈圈”内工作,很难在大范围内施展拳脚。跳槽虽可短时期解除倦怠感,但久而久之,随着工作驾轻就熟,“红玫瑰”难免沦为“蚊子血”、“白玫瑰”终将成为“饭粘子”,新鲜感、成就感又无影无踪了。

  难道只能坐以待毙吗?回答是“NO”。江苏常州90后民警“阿汤哥”给人们上了一课。看似琐碎的安全宣传工作,“阿汤哥”做得风生水起。在防骗宣传中,他另辟蹊径,自编自导自演防骗短片,引人爆笑又寓教于乐,无数网友点赞,甚至有人还力挺他上春晚。相信“阿汤哥”的成就感是“杠杠”的。

  同样的工作,换个视角、换个方法来做,效果出人意料。看来,琐碎的工作不是不能创新,也不是不能有成就感,而在于你是否以积极的方式看待它,是否结合自身优势开动脑筋去创造,抑或是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促进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获得个人发展的良性循环。

  当然,如果你努力过、尝试过,目前的职位空间和平台确实不够广阔,又有其他让你大展身手的地方,那也不妨尝试换个岗位、换个环境重燃激情。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10日 19 版)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