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沪中学淡定应对新高考:物理考生不会“井喷”

2015-02-04 08:30:00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针对刚刚公布的上海本科高校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沪上不少高中的校长普遍认为,选考科目的公布,将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的教学和学生职业规划发挥引导作用。董俊平认为,科目的选择关乎学生将来大学的专业选择,而专业的选择又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导向,因此,学校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方面责无旁贷。
 

  原标题:沪中学淡定应对新高考:物理考生不会“井喷”

  针对刚刚公布的上海本科高校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沪上不少高中的校长普遍认为,选考科目的公布,将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的教学和学生职业规划发挥引导作用。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选考科目的公布,沪上学校总体表现淡定。其实,很多中学早已未雨绸缪,此前已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选课倾向和职业兴趣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目、课时以及师资等方面的调整。

  学生是否纷纷选考物理

  需积累,不太可能硬选

  此次沪上高校公布的选考科目中,物理成为最“通行”的科目。那么,这一信息是否会导致高中生对物理课堂趋之若鹜,纷纷选考物理呢?选修物理的大量涌现是否会让中学教育应接不暇呢?

  据了解,虽然选考物理可以报考的专业最广,但并不代表大多数学生必须选修物理。市八中学校长卢起升昨天说,其实物理过去也是热门科目,所以此次需求不存在井喷一说。此次高考改革后,六门等级考科目每一门的覆盖面都比以前更广,学生的选择更多,而物理学科相对难度较高,需要更多的积累,所以应该不会有大批量学生立马更改方向选择物理课。

  此外,相对于“3+1”时代物理满分150分,现在物理作为等级考,总分只有70分,而且实际差距只在30分的区间内,按比例定等级对原先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未必有利,所以基于理性的考虑,物理薄弱的学生也不大可能硬要转考物理。在此,他也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天赋悟性选择自己真正适合的科目,而非盲目按照“哪个科目适应面最广”来选择。

  学生如何进行选课

  学校会全面评估学生优势

  此次沪上高校公布的选考科目中,地理、生物科学等科目也被很多专业列为选考科目,引发一定关注。据介绍,高考改革前,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物理、化学这类典型的传统学科,关注地理和生物科学的学生相对较少。但改革后,“6选3”给了学生更多组合方式和选择机会,地理和生物逐渐被关注。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地理和生物难度偏低,不论是成绩处于哪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可能选择其中一门作为加分的科目,因此地理、生物科学就显得重要起来。

  对此,松江二中提前做了准备。在去年9月开学之初,松江二中就对高一新生进行过兴趣课程调查。“相比以往加一科目背景下选科,选择地理的同学明显有增加。”校长王铁桦介绍。

  松江二中在对高一新生进行调查的同时,也对高三学生做了一个模拟调查:假定他们即将面临的高考按照新高考改革方案进行,会如何选择?调查发现,高三学生的选择与高一新生的选择,有明显的差异。“高一学生的选择还有些茫然。”王铁桦介绍说,高一新生往往依据他们对课程难易程度的主观认识、偏文还是偏理的个人状况等进行选择。

  上海交大南洋中学校长董俊平透露,南洋中学已预留出半年的磨合期,让学生、家长、老师充分沟通,同时结合问卷、调研、访谈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尽快明晰自身定位。学校还通过科学预估,一方面指导学生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一方面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结合此前初中班主任、学生评价手册等已有记录,加上高中老师对学生的大致判断,学校会综合四大模块全面评估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和家长做出选科最优方案。

  学生会不会“走校”

  有学校高二试行“走班制”

  卢起升说,在2014年高一新生入学之初,校方已经有过深入预判,通过意见征询和问卷调查,提前掌握学生可能的选科意向,并根据学生意向在师资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和加强。在问卷调查时,每门课都有“肯定选、肯定不选、不确定”这三个选项。而在上学期举行了为其两周的六门等级考科目“体验课”后,再度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选择“不确定”的学生大大减少,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市八中学将通过“走班教学”等方式,指导考生更快更好地明晰自身定位。据悉,市八中学将在高二第一学期实行部分学科“走班化”教学,让学生尽早接触不同科目的内容,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

  有部分家长担心,一些高中没有开设地理或生物课,使得学生不得不“走校”。对此,王铁桦说,高考改革方案是在审慎缜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出台的,科学性、规律性是有保证的。家长、学生不必过于焦虑,学校有信心、有能力对接好。“我们学校会开全、开足所有课程。”

  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学校专设“生涯规划”课程

  高校选课科目的公布,甚至将直接影响高中生的职业规划。

  据介绍,今年寒假,市八中学的高一新生将从二三十个职业体验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项,深度体验教师、律师、医生等多个职业。对于每个职业,学校都安排了“业内顶尖”与“普通”两类从业者与学生接触,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职业,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卢起升认为,“6选3”的高考,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也将促进学生自我规划能力的提升。选考科目公布后,学生能通过自主选科,进一步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这符合素质教育的导向,有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王铁桦认为,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确定后,学校和学生的方向更加明确,学校将进一步做好信息服务和学涯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在一定的宽度上进行课程选择。

  松江二中目前有“生涯规划”方面的专设课程。在王铁桦看来,既有的“生涯规划”课还不够,今后学校将顺应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提高学科教师对学生“生涯规划”课的参与度,使之渗透和贯穿于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性客观地认知自我,引导学生把兴趣、特长与自己的未来进行有效对接。

  董俊平认为,科目的选择关乎学生将来大学的专业选择,而专业的选择又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导向,因此,学校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方面责无旁贷。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