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复旦:课教得好也能评副教授 科研不再是唯一指标
高校教师评职称,发表论文数是“铁门槛”:升副教授需4—6篇,升教授6—10篇,其中还必须有“核心期刊”、“权威期刊”……这一当前我国高校评价、人事体系中的“常规动作”,复旦大学一破再破——推出以重大科研成果为关键评价指标的“代表作”制度的同时,将“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深受学生喜爱的青年教师吴燕华成为“吃螃蟹者”,她以优秀的“教学表现”申报副教授职称,几天前,获得院校两级学术评议机构高票通过。
2012年6月,工作刚满3年的她获得了复旦大学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这个奖项由全体毕业生投票决定,复旦大学每年仅有10名老师当选。这个奖项来自于吴燕华在平时对教学的投入。如今,主讲遗传学已有5年,但她仍然坚持每学期改进课件更新内容,常教常新。“遗传学的课在周一,所以我周末两天全在备课,一来没有最好的课件,需要精益求精;二来遗传科学与时俱进,遗传课堂也需如此。”她说,学生们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进步速度快,一旦停下来,就会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老师的角色。凭借这样的热情和努力,她成为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获得者。
当前的大环境下,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仍是科研成果。该把重心放在科研还是教学上?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反复纠结的问题,吴燕华也不例外。这次职称评定,她曾考虑过申报高级讲师。这是一条纯粹考评教学的晋升途径,与副教授平级。然而最终,她依然选择了申报副教授,因为她想在教学的同时坚持科研工作,并通过科研进一步促进教学。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马红说,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使命,特别是本科生培养。“学院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要求老师有若干项代表性成果,可以是科研成果,也可以是教学成果,包括编写教材,撰写教学论文,还有申报并获得教学奖项等。我们在老师的绩效奖励中,也对各种教学成绩给予奖励。”据了解,复旦大学于2011年在所有文科院系先行试点“代表作”评价机制。2012年复旦大学制定了新的 《教师高级职务聘任实施办法》,正式在全校推行实施“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
不过,校方有关负责人表示,创新评价机制,让教学成为青年教师发展的一条路,并不意味着就此抛弃科研,否则就是一种矫枉过正。“如果吴老师没有达到一定基准的科研底蕴的话,院里学术委员会不一定会认可她”,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杨继说。
“科学问题需要研究,教学实践同样需要研究。在课堂上,能将专业知识的历史、现在、未来都展示给学生的教学,是我们希望引导的”,教务处处长徐雷坦言,“教学效果好不好,教学能力发展有没有后劲,教师的科研底蕴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记者 彭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