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中小学里为什么会有“特权校”

2015-01-21 07:16: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熊丙奇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我们这个城市,公办高中有三种性质,一是省属高中,二是市属高中,三是区属高中。有的高中办学质量不错,择校费、借读费颇丰,学校日子还比较好过;而有的高中办学质量较差,收不到择校生,自己的学生还大量流失,办学难以为继。
 

  原标题:中小学里为什么会有“特权校”

  “我们这个城市,公办高中有三种性质,一是省属高中,二是市属高中,三是区属高中。其中,省属高中牌子很硬,但省里拨款少,老师工资待遇并不高,不少老师利用名校教师身份到培训机构兼职,有关部门知道这种情况,但睁只眼闭只眼;市属高中教师收入还可以,可在评职称方面处于劣势,学校招生,要在省属学校招完之后再招;区属高中则处于最底层,教师们能聊以自慰的是,工资待遇处于中等,由于生源差、不被重视,学校办学能混就混。”一位教师这样说。

  最近笔者到一些中西部地区调研,发现高中还是多级办学,同一个地区,有多种不同层次主体举办的学校,对学校的财政保障主体各不相同,教师待遇不同、学校政策地位也不同。省属高中政策最优,但拨款并不多,学校、老师靠政策吃饭,市、区县高中多无政策优势,如果市区财政实力还可以,那么,教师的待遇还过得去。

  比较惨淡的一种情况是,市、区财政实力薄弱,学校教师待遇低,招生也困难。据笔者了解,有的区县高中,政府只保障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学校的日常运转费用全部由学校自己想办法解决。甚至有的高中,当初在举办时,就由学校自己借债办学,有的高中欠下数亿元的债务。为了让学校有“经营”的空间,政府则允许高中收借读生、择校生,靠借读费、择校费维持学校运转。有的高中办学质量不错,择校费、借读费颇丰,学校日子还比较好过;而有的高中办学质量较差,收不到择校生,自己的学生还大量流失,办学难以为继。

  以上这些问题,暴露出我国基础教育办学、管理体制的弊端。多个层级的办学主体,一方面不利于学校的平等竞争,高一级政府部门举办的学校,往往在政策上(尤其在招生方面)拥有优势,面对政策制造的学校不平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会严重受挫;另一方面由于对学校的财政投入、保障力度不同,导致学校办学质量和条件的不均衡。

  更重要的是,在政策和投入问题上,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用政策代替投入的问题,政府不给投入给政策,结果导致不规范办学问题一直难以治理。像老师在外兼职,政府部门虽公开发文表示治理,却很难执行,因为给教师的待遇太低,不保障教师待遇,却要求教师一心投入教学,主管部门也觉得没有底气。再比如择校生,教育部早就发文要求取消高中择校生,借读费在2009年就被宣布不合法,可是,当地方政府无法保障对学校的投入时,就可能把收借读费、择校费,作为“补偿”,学校明知这是违规,但为生存不得不走钢丝办学——现在有政府部门默许,来日上级部门治理时,当地政府部门会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说是学校乱收择校生。

  以笔者之见,以市、县、乡财政为主保障公共基础教育,与此同时,省级政府还为掌握优质办学资源,举办省属学校,是导致基础教育严重不均衡,存在特权校和各种乱象的根源所在。只有清理这种多层次办学模式,对公共基础教育进行省级统筹,才能对这些乱象进行有效治理。

  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有序发展出发,有必要改变原来的多级办学模式,通过强化省级统筹,把省域内的所有中小学,办成具有相同办学政策、办学基本标准的公立学校。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