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个被说滥了的词:互联网思维,其实我们的人际交往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它改造过了——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之间,我们现在保持的是一种互联网的亲密关系。特点是:需要经过电子屏幕,使用一套数字化的语言进行交流。以前那套复杂的交流方式,全部被同质化的表情、文字和点赞取代了。
还记得老套的交流方式有多么复杂吗?两个人说话,不同语调、不同动作、不同表情,会代表不同的含义,也能显示出你和对方关系的亲疏程度。两个人吃饭,情到浓时,会握一下彼此的手。在路上挽着手走的,绝对不会是初识的朋友。
我们找到了彼此 但依然距离遥远
有天晚上9点多了,我打开电脑刷微博,蹦出一条评论和一条私信来,内容都是一样的:“你小子可是张恒?我说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确实是我,但我不知道TA是谁。看ID、头像、个人资料,一点头绪都没有。私信问TA,很快回了过来:“我徐浩”。只三个字,我就想起来了,高中同学。毕业后,我们已经11年不见了。
这次相遇,非常有趣。我供职的杂志将我的一篇稿子发在了微博上,并且@了我。他偶然看到了,顺着那个@找了过来。
徐浩也在北京,在这座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级城市里,我们相遇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便相遇,每个人都步履匆匆,互相认出的机会也接近于零。而且,经过11年时光的恶意雕刻,彼此也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通过微博这个社交媒体,我们掠过茫茫人海,很快就建立了联系,又躺在了彼此的通讯录里。
2014年,分别时间更长的初中同学也建立了联系。说来也很简单,只要我有一个人的微信,他就会把他拥有的老同学的联系方式给我。我们还建了一个群,每个人都把自己联系着的同学拉进去,同学再去拉同学,很快就聚齐了。这时候我才知道,至少有十个初中同学和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
现在,我的微信通讯录里,躺着334位联系人。若在现实世界中,认识334个人,应该算是社交名媛了。但在互联网社交时代,这是很常见的。偶尔敲两个字交流一下,让彼此感到关系没断。为对方的朋友圈点个赞,表达自己的赞赏、喜欢、同情、安慰或者只是出于礼貌。
点赞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即便是我关系很亲密的亲戚——我的两个表哥,都住在北京南城——我们之间最频繁的交流方式也是微信点赞(点32个赞以表示关系更为亲近)。但现实中,我们一年都难得见一次面。
现在有个被说滥了的词:互联网思维,其实我们的人际交往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它改造过了——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之间,我们现在保持的是一种互联网的亲密关系。特点是:需要经过电子屏幕,使用一套数字化的语言进行交流。以前那套复杂的交流方式,全部被同质化的表情、文字和点赞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