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人都从哪里来
“有机会下午茶啊亲”,“出差回来约起啊”,“下周末我们一定要聚一下”,“等有时间啊”……那么问题来了:有时间是个什么概念?按照西方语言学的句法分析,这应该属于条件状语从句,“只要有时间,我们就见个面”,但这个“条件”无法量化,于是这个结果也就未必能实现了。或者还可以这么说:他/她只是没时间来见你。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到周五下午我就会产生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其实简单来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周末什么安排?这句话往往是双向的:一方面,在快节奏的工作日,自己没时间为那短短两天的休假搜集可以消遣的活动信息,于是寄希望于朋友既有的安排,这样在见朋友的同时也打发了时间。另一方面,平日里朋友临时起意而约的便饭,因为被一次又一次突然的加班无限延期,到了周末,邀约便一下子都来了。于是,在选择和被选择之间,周末开始了。
在我的朋友圈(注意,不是朋友)里有一位“社交达人”,我和她有共同的“群”,我们是在一次艺术沙龙中通过“面对面加群”成为“好友”的。她的生活让我和能看到她朋友圈的小伙伴们眼花缭乱。
人家的周末是这样的:周六一早和某个运动团体锻炼身体,中午跟这个团体的某位“名人”团友一起快乐午餐,下午“应邀”去798观展,同策展人共进晚餐之后,驱车到“朋友”的酒吧喝一杯特调的鸡尾酒,回家更新完睡前的朋友圈——“满满的一天,又收获许多朋友,好开心,晚安”。周日是周六的循环,甚至工作日的晚上也会因活动太多而分为上下半场,每天最后一条的更新时间基本不早于凌晨两点。
我们共同的群里时不时有人因公事或私事找她时,都会被她因“档期太满”而委婉地拒绝。想来也很自然,我们只是几面之缘的群友,当然不如她的学长、同学、前同事和朋友来得熟悉。她只是作出了最优选择。
然后有一天,她的朋友圈更新的状态是“这个世界不再想我,我亦愿随风而逝。”凌晨4点。
“不会出了什么事吧?”我和她共同的“群”里有人问道。当我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近40分钟,因为我设置了“群消息免打扰”。
在这条消息之后,接连有50来条信息跟进,粗略看去,一半的人在猜测她是不是有事想不开轻生了,一半的人又以她“卓越的社交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之说,反驳这一猜测。
“谁知道她真名叫什么?”终于有人问出了我的问题。
群里安静了。良久,有人回复:“姓李吧。”“名字里好像有个‘英’字……”
接下去的时间里,大家陆续抛出了“谁有她的联系方式”、“谁知道她住哪儿”之类的问题,然而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倒是在这些问题之间,穿插着对“她为什么想不开”的讨论和各种高见。
“打通电话了,她宿醉,亲们放心!”终于有人回复了。过了不多久,当事人发话了,答谢了大家的关心。而群友们也瞬间开启知心大哥大姐模式,纷纷抛出“要好好爱护身体”、“别把年轻当饭吃”的人生道理。
我没有继续看下去,默默点击右上方的按钮,选择了“退出并删除该群”,随后发了条消息给她:“多喝些蜂蜜,解醉酒。”
很快,她回复了:“谢谢亲,我只是有些寂寞……”
我没有再说什么。这个问题本身是无解的,这座城市里的多数人,都很寂寞。
我们可以把这种寂寞感归咎于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快餐式地交往着,让我们不能深层次地了解彼此,从而只能产生肤浅、表面化的感情。而事实上,在这个高度城市化的地方,多元的社会属性也赋予我们在朋友心中不同的“优先级”。当他/她在选择同你约会、消磨时间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有力的理由,因为谁也不想浪费属于自己的宝贵时间。当你没有被选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被否定了“自我价值”的失落。
披头士曾在“Eleanor Rigby”里唱到,“这些寂寞的人啊都从哪里来?这些寂寞的人啊都往何处去?”这是我们难以忽略和否认的一点,总有某个时间点,会突然想到需要一个或几个人,能毫无缘由地相约,说一些、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要不然,我们就寂寞了。(夏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