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一切依靠人民。因为人民才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进程的最终力量。
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成都推进灾后重建的基本工作原则和必须遵守的纪律。
在住房重建方式上,派出大批干部组建工作组挨家挨户了解受灾群众意愿,在多种重建方式之间,充分尊重群众的自主选择权。
住房重建的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经过受灾群众严格的“评审”。彭州市丹景山镇东前村的集中居住规划,就因为村民们挑剔的眼光而三易其稿,最终形成川西民居风味的“小别墅”聚落。
在整个住房重建过程中,加快完善村级治理新机制,把群众的疑难问题和利益纠葛交给群众民主协商解决,真正做到了让民做主。村民议事会等民主议事形式的出现,闪烁着草根智慧的光芒,丰富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
一切为了群众。灾后重建,是一项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为民利民工程。
灾区道路建设纳入“全域成都”的路网体系,与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相结合。2009年5月12日,彭州市新小鱼洞大桥正式通车;今天,全长68.1公里的成灌快速铁路将正式开行,从成都坐快铁到青城山只需30分钟。
目前,169所灾后重建中小学校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以教育集团化的方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统筹配置,灾区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也可读名校。
82个乡镇卫生院灾后重建项目已经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并为农民建立起“健康档案”。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推出的耕地保护基金,让农民有钱办理养老保险。
2009年7月启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从根本上转变包括灾区在内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在6年之间彻底改变整个成都农村的面貌。加上前期启动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改革,成都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已经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全面实施,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
让一个相对均衡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让成都数百万农民兄弟姐妹获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发展机会和生命尊严,公民权利的城乡一体化在灾后重建中进一步深化。
7年来的城乡一体化实践,是成都推进科学重建的基础;科学重建,又是对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检验和提升。党的正确领导,何尝不是在灾后重建中得到进一步检验和提升?
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在灾后重建实践中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为动力,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就是一个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