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1专题>2011网络媒体湘江行>生态湘江
涅槃自新 曙光在望
2011-10-17 17:51:07      来源:湖南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2

治理之路,就是转型之路

10月14日下午,细雨绵绵。株洲冶炼集团污水处理厂内。

两条金鱼在水桶里欢快地游来游去,一根细水管缓缓注水。令人吃惊的是,养鱼的水,竟是株冶处理过的工业废水。

这是株冶污水处理厂厂长彭曙光最近在做的一个实验,用以检测膜技术处理过的工业废水的水质。实验结果令人兴奋,“养了10来天了,金鱼活蹦乱跳的。”

膜处理技术,全球最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工业废水经过膜处理后,可以接近纯净水水质标准。

作为株洲清水塘工业区的“污染大户”,株冶启动了系列技术改造,努力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对湘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减少。目前,株冶废水排放总量减少约90%,年内可实现废水零排放。曾经的“排放大户”,得以摘帽。

甜头不止于此。通过治理,株冶每年节约新水200万吨,经济效益显著。回用废水、废渣,削减废气,株冶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越走越宽。

“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与株冶一墙之隔的株洲化工集团,通过实施“水变清”工程,将原来直排湘江的含铁污水,变成了清澈无味的达标排放水。

“株冶、株化污染物的有效治理,不仅遏制了株洲清水塘重金属污染的两大源头,也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株洲市有关方面负责人说。数据显示,治污的同时,株化主导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了3-4倍。

湘江治理愈深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愈凸显。

在湘潭钢铁集团,企业每年可用废气余热发电4亿度,满足厂区1/3的用电量,节约20万吨标煤。

在衡阳松木工业园,“循环”二字更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一条蓝色管道,将恒光科技排放的二氧化硫送到瑞达电源,成为瑞达的原材料;一条红色管道,将衡钢产生的废气,处理后输至园内各企业,成为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湘江整治是一根杠杆,不仅撬动环境问题,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发展观念转变。

在湘江两岸轰轰烈烈铺展开的小企业“关停战役”,不是简单的关停,更不能一关了事。而是通过整治,促使企业兼并重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业生产上规模、管理上水平、经营高效益。

治理之路,就是转型之路、新生之路。

在关闭300多家非法冶炼小企业、小作坊后,永兴县推动103家上规模的金银企业向园区集中。去年,永兴金银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半壁江山”。通过环评“大考”的企业由4年前的不到30家,发展到130多家。

通过引进中国五矿、西部矿业、云南锡业等战略投资者进行兼并整合,郴州矿山整治一举突破“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全市400多个矿,整合成220个,采矿格局从根本上告别散、小、差,呈现出“大矿区、大集团”的局面。

治理老污染难,防控新污染更难,此消彼长,就会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

为了牢牢把住治污“大门”,湘江沿线城市的决策者们学会了向污染企业说“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网络媒体湘江行
湘江是湖南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激发文化创作活力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最高法推动执行运行机制改革 执行统一管理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