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闻标签: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 > 要闻
滚动新闻

浦东开发开放总览

2009-11-29 21:34

新浦东新机遇

2009年是浦东开发开放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两个中心”建设、南汇并入浦东,进一步拓展了浦东开发国家战略的新内涵,浦东开发开放面临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机遇。

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新浦东将以“两个中心”建设为带动,坚持以科学发展、功能提升为主线,努力实现“四个突破”(在加快发展转型上、在深化制度创新上、在对内对外开放上和在激发社会活力上实现突破),力争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提升城市功能上走在前列,在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上走在前列,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走在前列,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上走在前列,在发扬民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上走在前列,确保实现“四个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开放和谐的生态区)的建设发展。

在今年GDP增长10%不变的目标下,到2011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0%左右;2010、 2011年,力争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左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左右,金融、航运、贸易、科技创新、总部经济、会展旅游等功能和人才集聚水平加快提升;到2020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在优化结构、提升功能、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并力争实现更高目标,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浦东新一轮的开发开放中,发展蕴藏着“六个增长极”的发展机遇:一是南汇并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二是后世博效应;三是航运中心建设令人瞩目;四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与爆发令人期待;五是重大旅游项目的落地能量巨大;六是大飞机项目等成为新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

一、强化“两个中心”区域优势,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强化国际金融中心的环境优势、创新优势。推进小陆家嘴深度开发和金融城扩容,加强与张江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前后台联动,为金融机构集聚创造更好条件。完善配套、优化环境,吸引和培育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业,发挥金融审判、检察、仲裁等机构的作用,强化地方政府在教育培训、人才激励、品牌提升、文化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职能。发挥金融对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支持促进功能,加强金融与航运、贸易、科技等联动发展,探索创业融资、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税收递延型寿险等试点。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改革开放重大举措在浦东先行先试,率先推出房地产信托基金、柜台交易市场、消费金融公司等试点,推动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建设,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金融市场发展、金融监管创新和风险防控中努力发挥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强化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功能、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增强国际航运资源整合能力。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规划的衔接落地,完善内河航道网、高速公路网以及连接江浙的铁路运输网,形成江海直达、海陆空多式联运的发展格局。推动“三港三区”(三港:外高桥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空港、洋山港;三区: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联动发展,争取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整合、政策叠加,建设国际水平的航运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吸引分拨中心、营运中心,促进现代物流、出口加工等临港临空产业加快发展。加快航运服务业发展,集聚高端航运资源,吸引国际级的航运企业、国际性航运组织和航运专业服务机构落户浦东,积极促进航运市场功能拓展,大力发展以航运保险和船舶融资为重点的航运金融服务业,创设航运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力度,充分发挥各项功能性政策效应,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进一步创新口岸管理制度,启动离岸金融试点。

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增强先进制造业带动力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围绕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市场导向作用和政府扶持作用,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深化“聚焦张江”战略,广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促进原始创新应用转化,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完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探索股权投资和银行融资联动机制,创新种子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基金的运行机制,放大政府资金杠杆效应,建立健全国资在风险投资领域的进入和退出机制。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和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完善资金配套和政策扶持机制。探索知识产权折抵入股和质押贷款方式,扩大技术开发费用税收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的覆盖面。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联盟等建设,优化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模式,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

打造支柱产业、战略产业集群。促进土地等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集聚,推动重点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做优做强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先进重大装备、汽车、石化及精细化工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扩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电子商务、网游动漫、嵌入式软件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和市场份额,着力提升集成电路产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封装测试、设备制造和营运管理等环节的整合能力,重点推进海洋工程、大型发电设备等龙头性、总成式、整机型成套设备的项目建设,提高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发水平和生产规模,推动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实现清洁生产。加快建设民用航空、新能源、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一批数百亿级的产业集群。配合推进大型客机总装和研发基地建设,规划布局航空配套产业基地。推动生物医药研发成果在本地实现产业化,促进高端医疗设备制造和医药研发外包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断提升光伏、光热、风电、核电等关键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加快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充分发挥文化与金融、贸易、信息等产业的联动优势,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服务平台。

三、坚持规划引领和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市整体功能提升

深入研究产业布局规划。统筹产业功能布局,探索陆家嘴、张江、外高桥、金桥等国家级开发区和洋山保税港区、临港产业区、康桥工业区、南汇工业园区等联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发挥开发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品牌资源、政策资源、空间资源的优化组合、叠加放大。

深入研究人口规划。根据全市人口发展规划,结合浦东自身发展特点,科学预测人口增长的速度、规模和结构,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房地产业、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提供依据。

深入研究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要在提升陆家嘴中央商务区空间容量、集聚水平和核心功能的同时,加快打造若干个城市副中心,促进商务发展、商业繁荣,增强服务和辐射能力。外环线以外地区要结合产业布局,提高城镇发展水平,加快建设若干个地区性中心。着力在临港地区集聚人气商气,打造产业高度发达、配套服务完善、交通运输便捷、文化氛围浓厚、适宜工作生活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提高新市镇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配置标准,创造宜居环境,强化对周边开发区、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的配套服务。有序推进集镇和村庄改造,完善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布点,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深入研究基础设施规划。着眼于加强浦东内部的南北联系和连接江浙的对外联系,规划建设一批包括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沪通铁路浦东段、内河航道等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升航运物流辐射能力,提高交通组织效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中国在线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663、8488356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