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生参加人民日报工作 一生为当初的理想搏斗
由于在复旦大学读的是新闻系,而且参与过学生报纸工作,抗战胜利后又为在河南建立“据点”而参与过在开封办一份民间报纸的工作,1946年何燕凌和宋铮一进入解放区就被中央局组织部分配到刚创办不久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工作。1948年何燕凌在晋冀鲁豫、晋察冀两区合并后的华北局《人民日报》担任版面编辑,设计了人民日报新的版式和报头。
回想设计新报头的经历,何燕凌说,当时随着全国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新的人民日报已经不是原先的人民日报,报社意识到再沿用以前的报头已经不合适了。通过华北区副书记薄一波向毛主席提出请求,请他题写新的《人民日报》报头。
在西柏坡一家农村院落里,一代伟人毛泽东坐在窗前,提笔濡墨,在两张杂志大小的白纸上一口气写下4行“人民日报”,共计16字。这16个字最后交到了何燕凌手中。“我从毛主席写的16个字中,选出‘人民日报’4个字,描摹下来,拼制成自左向右的横排报头。这在当时文字竖排的情况下,是不多见的。为了使报头舒展一些,我去除了当时国内报纸版面普遍采用的外包线框,把报头‘解放’出来。”在全国人民解放战争和民主斗争迅速进展的形势下,何燕凌希望报纸的版面上也有一种“解放”。
薄一波看了新设计的版样以后认为很好,开心地说:报头两边的两个“报眼”的线框也可以去掉,再“解放”一点!华北《人民日报》的版式就这样确定下来了,以后成为全国报纸通用的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