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发消费券,你想全国这么多人,我们的行政也到了,但是成本呢?我们发放1000块钱是一个成本,那就是在附带的这些成本,比如说像印消费券的费用、运输的费用,这些费用您考虑过怎么样具体去发放吗?
刘汉元:如果要说发放困难的话,那比如说我们农村每亩田、每户农民的这种补贴,相对来讲的话,过去发放的这种成本还更高,发放的金额还更少。我们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的、现成的行政渠道有足够的资源,用比较低的成本达到比较高的效率,把消费券分送到大家的手里。一张消费券实际上也是一张有纸质的,然后可能还有一定的防伪手段的印刷品。这些印刷品与他1000块钱消费券的面额来讲,消费券本身的成本是非常非常低的。
考虑整体拉动内需启动经济,然后增加大家的消费信心,我们比较了很多种拉动内需的方法,第一,它成本相对来讲是最低的;第二,它的速度是最快的;第三,它的市场化程度是最高的。我特别强调了市场化程度为什么说它是最高的,你看我们四万亿也好,拉动的各种投资也好,第一,它的见效周期相对来讲要长一些,从项目的立项、审批到整个的土地各种项目的确认,到最后的建设,一般短则一年、两年,长则三年、五年。因此,这些项目来讲,就算它的效果明显,也会是一年以后、两年以后,甚至更长时间以后,才能够真正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或者是在整个过程当中能逐渐的显现。
第二,即使是投基础设施也好,投大型的其他项目也好,如果没有需求,我们投了的效果、回报也是非常有限。因此,投这些项目,除了周期长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投入产出不太理想,成效不是很尽如人意的问题。
第三,由于这些项目投资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涉及到层层分解,争取项目大家报批,会增加很多很多的行政成本,甚至会使有些项目变形、变味,也有可能有一部分公务员会在这个新项目当中倒下,而消费券的方式来讲,我们发到每一个人的手上,每个人按照自己的需求,相当于他用自己钱去买自己有需要的东西,这个行为是高度市场化的,可以调动每一个人真正消费的内心和他真正消费的形式。他只要从市场当中,真正拉动了这部分物资的消费,工厂生产能力就会跟进,投资也会按市场的需求自然启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拉动消费的效率是最高的,拉动消费的市场化程度是最好的,可能的副作用相对也是最少的。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专家提出来也是发放消费券不同的一种概念,比如说发现金的,最早还有说发股票的,还有说发外储的,包括今天刘永好先生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就是给农民发惠农券,全国人大代表陈万志先生也在两会上明确表示说他要支持张维迎先生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说将国企的股票分给老百姓。还有很多人说消费券的概念别滥用了,对于这些不同的形式,您认为哪种形式最能够行之有效,达到您刚才说的那种快速拉动和市场化的这种行为。
刘汉元:刚才说的这几种方式,从一定的方面来讲,我们认为都有这种效果。但是方案越复杂,触及的方方面面越多,就越难形成共识。就有可能在我们的讨论过程当中,甚至我们在彼此折腾过程当中,延误了时机,错过了我们提升人气,恢复生产,恢复经济最好的时机。一旦经济真正的已经滑下来、停下来、慢下来了,我们再去启动,和可能正在滑的过程中我们去加速,两个需要的成本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