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是您最初为什么提出这么一个议案的想法?
刘汉元:对。
主持人:前不久,商务部部长姜增伟也这样说过,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才是拉动内需的主要方式。有一位凤凰网友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说法,我非常不赞同每人发一千块钱,应该区别的对待,比如说高收入阶层这一千块钱对他没有作用,可以不发,就应该对低收入者,或者是没有能力的残疾人去发放这一千块钱。我们中国人的贫困人口还是很多的,就应该把钱发给他们,来改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等这些问题,对于社会的不同阶层,发放这个消费券,可能就是不同,他的边际效应可能也就更加不一样,那么您觉得什么样的人群,得到这个消费券才会真正的去用到社会,真正去拉动社会内需呢?
刘汉元:首先从大家担心的这种角度来讲,或者说希望能够有针对性的发放来讲,这个愿望我们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应该在研究这个方案的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采纳的,为什么我们提倡按人均来发呢?第一,鉴定谁是高收入谁是低收入,这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第二,在这个时期,我们说了这种时效性,而且是越快越好,那么第一点加上第二点如果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发放,这本身增加了很大的时间耽误、进行的这种成本和社会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看法。另外,作为每个中国人,每个公民来讲,政府的这种拉动内需的政策,谁都应该有权力分享,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尽管对于高收入也许它的意义不是那么大。
就算高收入的这一部分人,拿了这种消费券,他自己不消费,他分发给周边的人,送给周边的人,它也会转变成消费能力。所以我们说,从分发的成本、引起社会不理解的因素、增加发放速度的多个角度来考虑,按中国公民人头来发,这样的方案最简洁、最明快,而且最能够立竿见影。
主持人:还有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说这贫困山区的人,你说每人都发,你怎么去统计?你再比如说,这次四川大地震了,怎样去统计每人,这是很多的一个问题,您想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
刘汉元:对于我们国内来讲,由于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幅员宽广,您说的这种现象在个别地方尤其是在一些交通不太便利,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存在。但是绝大部分地区我们每个人有身份证号码,有户口本,按全世界的范围来讲,我们的户口管理,身份证的登记管理,我们的各基层里面的村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村小组,我相信我们的行政能力绝对可以把90%以上的,甚至95%以上的这种消费券,有效的发放到老百姓和公民的手中,我们的行政渠道,然后的登记制度奠定了基本的这种初级基础。
主持人:那就是说就算是我们能够把消费劵发到老百姓手里,那么在偏远山区的人,怎么去消费这1000块钱,我买不到东西,那我这1000块钱,而且您说的是定时消费,就是在一个时间段里要消费完,那就等于我给了你一个馅饼,你又吃不了,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刘汉元:我相信到现在为止,买不到东西的地方,应该还是少数之少数。稍微跑几十公里也好,几里路也好,应该说现在的话,这种村、镇尤其是一般的县级镇,离大家来讲都在不太远的范围内,这些地方无论是轻工产品还是家用电器,还是其他一些大家可以消费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还是非常方便、非常丰富的,绝大部分人可以在不太远的距离内,有效地采购到自己需要的消费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