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时政|财经|评论|特稿|社会|媒体拓展|
  精彩推荐 卡扎菲遗体沙漠秘密下葬 过渡委承诺查死因|为争夺矿产资源 俄欲北极附近建“奇幻城市”|美老妇兜售月岩碎片 NASA指其私藏国家财产|
中国日报精选>特稿
江豚的眼泪
2011-10-27 06:12:00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27日报道:江豚的生存环境正在日益受到长江周边人类活动的威胁。江豚的濒临灭绝对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占中国总人口1/3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何丹出生在长江边的湖北省黄冈市。儿时起,她就听老渔民讲一种生活在江里的奇怪的“大鱼”,当地人们称其为江猪。

渔民描述这种胆小的动物经常跟在他们的渔船后面,叫起来好像吹口哨。然而“江猪”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名字去描述这种聪明的生物,因为渔民经常见到他们成双成群地跃出江面。

何丹从来没有见到过江猪。家门口的长江留给她童年最深的回忆,是越来越多的挖沙船和江边的建筑工地,还有那日益浑浊的河水。

何丹现在是湖南中南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大三学生。前不久在网络上看到的一张照片深深触动了她。那张受到众多网友关注的照片里,一只像海豚一样的动物,在甲板上仿佛留下了眼泪。它就是何丹童年从未见到的“江猪”----长江江豚。

何丹今年8月加入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的拯救江豚的志愿者活动,更多地了解到江豚面临的严峻生存危机后,何丹说她相信江豚的泪水。

每年的10月24日是世界淡水豚日,提醒人类关注世界濒临灭绝的淡水豚类。然而,长江江豚很可能会重复白暨豚的悲剧----就在2006年,生活在长江的白暨豚宣告“功能性灭绝”,也就意味着这种被称作长江女神的生物再也无法恢复种群。

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消息,经过科学家和环保组织多年的努力,今年六月中国农业部把长江江豚从国家二级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在等待国务院的最后批准。

科学家预计已经在长江流域的河流湖泊生活超过2000万年的江豚,很可能在未来的15年内灭绝。

根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报告,1991年长江流域内江豚的数量大概在2700只。而到2006年,数量减少到1200到1400只,其中大概700到900只生活在长江,500只左右在鄱阳湖和洞庭湖。

现在,科学家估计长江江豚的数量只有1000只,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目前仍在以每年5%的速度减少。

那张著名的哭泣的江豚的照片拍摄于今年5月。中国中南部罕见的大旱降低了湖北石首天鹅湖岛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水位,那里生存着30头江豚。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博士介绍,大旱让江豚生活的河流区域从20公里减少到10公里。

江豚一般生活在靠近岸边的有松软泥沙河床的浅水区,捕食鱼类和虾类为食。江豚的寿命大概在20年左右。成年江豚的身长在1.2米到1.9米之间。

王丁博士告诉记者由于江豚的生存水域减少,他们很容易在岸边搁浅,如果没有及时的救助,很快就会死亡。

除了极端自然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江豚生存环境恶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人类活动持续严重威胁着江豚的生存。我们好像没有从白暨豚灭绝的悲剧中得到教训,”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王克雄说道。在今年一月,王克雄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们在洞庭湖进行了一次针对江豚的调查。

王克雄介绍,河沙挖掘,非法过渡捕捞,水面运输和水体污染等众多因素严重威胁着江豚的生存。

泥沙挖掘为洞庭湖周边地区带来大量财富。但停留在洞庭湖面一艘艘巨大挖沙船严重影响着包括江豚在内众多生物的生存。

挖沙船的作业让洞庭湖水质下降,湖水浑浊。视力不好的江豚不仅更加难以看清,而且他们赖以捕食的声纳系统受到严重干扰破坏。

平均每隔一分钟,就有分别两艘大型船只进入和离开湖面。这些船只发出的噪音影响着江豚的声纳定位。江豚不仅难以捕食,还经常撞伤。

王克雄担心大型挖沙船的作业使得湖泊与河流的连接堵塞,妨碍江豚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更加速了江豚的灭绝。

“保护江豚的意义不仅仅是保护种群多样性。如果江豚灭绝了,那对我们将会是一个严重的警告,说明长江的水环境也将很快不适合人类,”王克雄说。

从今年6月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寻找江豚最后的避难所”的湿地使者行动。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15支志愿者团队,联合一些专家到湖北、湖南、江苏、安徽和上海等江豚可能出没的水域进行调研。

“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白暨豚的悲剧,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江豚也处在了灭绝的边缘。我们希望世界自然基金会支持的江豚志愿者行动可以唤起公众对保护江豚,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意识,” 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淡水项目的曾铭说道。

志愿者队伍到长江周边城市社区、乡村和湖泊调查江豚的生存环境, 收集数据,宣传保护江豚以及用镜头纪录江豚故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李修远是来自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的大四学生。她和18个志愿者队队友沿着流经南京的长江水域行走了2天,在调研过程中采访了很多人并且收集了有价值的问卷调查。

今年年初,媒体报道南京有很多人在长江大桥下看到了江豚的身影。.

李修远听江边的老人们说,在上世纪70-80年代, 他们还能看到江豚跃出水面的场景,而现在已经见不到江豚了。

“我所学的专业知识,让我了解长江水质的破坏会对江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江豚灭绝了,那对依赖长江水生活的我们人类来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 李修远说。

何丹加入了中南大学的志愿者队伍,并且走访了洞庭湖周边的村镇。“很多渔民仍然在非法捕鱼,使用电枪和刺网,这些都会伤害到江豚。 渔民为了躲避罚款,晚上偷偷去捕鱼。” 何丹说。在那两天里,何丹还是没有见到一只江豚,她担心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一只野生江豚了。“我总是被很多照片上江豚可爱的微笑打动。这种可爱的动物已经在我的家乡消失了。如果他们最终灭绝,我们的后代是不会原谅我们的。”(中国日报记者   王儒    编辑   吕捷)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惊险!极限运动窒息瞬间
人类的极限到底在哪里?勇者们的一次次极限挑战让参与者胆颤后怕,让旁观者石化窒息! >> 详细

论坛
回归自然的裸体竞技(图)
返璞归真无拘无束,裸体游泳裸体健身裸体滑雪裸体沙排,都变成了人们回归自然最热爱的运动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