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从郑国渠到泾惠渠 传承2260年水利工程将圆申遗梦
2016-03-24 17:02:04
 

  【视频】郑国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流域引水的水利工程

  【视频】郑国渠:为关中平原灌溉系统建立奠定基础

  在泾阳县王桥镇的郑国渠渠首,两千多年前的郑国渠历史遗迹隐约可寻。而在离郑国渠渠首遗址不远处,由近代李仪址主持修建的泾惠渠仍然灌溉着关中大片的良田。从郑国渠到泾惠渠空间上的距离最近只有几千米,时间上的距离却达两千多年。

  “善治秦者必先治水”,水利是关中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历代发展规律足以看出,水利兴,关中富。水利败,关中衰。水利也是历代关中治理者比较重视的一件大事。从郑国渠到白公渠到郑白渠再到近代的泾惠渠,2260年的时间里,六代引泾灌溉工程,见证了关中水利与关中兴衰的紧密联系。

  郑国渠并没有“死”六代工程“薪尽火传”

  从郑国渠渠首沿着泾河往上游走,白公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渠、广惠渠、龙洞渠的取水口依次排开,最上面为近代泾惠渠修筑的拦水坝。每个取水口之间的距离都在百米左右,最远的不超过五公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双怀解释到:“泾河水流下切比较严重,时间一长取水口就远离水面了,因此下一次工程就必须将取水口再往上移,以便更好地取到水。”

  在陕西水利博物馆内记者了解到,目前的泾惠渠为秦郑国渠的第六代。六代渠灌工程,见证了从郑国渠到泾惠渠水利工程的延续与传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双怀认为,郑国渠并没有死,准确地说是“薪尽火传”,历代修渠将取水口向上游移动以方便更好地取水,渠系尤其是干渠历代变化基本不大,因此后来的引泾灌溉工程都可以说是郑国渠生命的延续。

  对于王双怀教授的观点,中国水利史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利科学研究所教授蒋超比较赞同。“整个关中平原灌溉系统的建立,是从郑国渠时期打下了基础。”蒋超解释:“由于泾河河流和泥沙的冲刷,河道在不断刷深,河道下去,水面也就下去了,取水口得重新往上移动,所以历代都重修郑国渠都是把渠口向上游移一段距离,但是下游的渠系基本都是根据当年郑国渠的渠系。”

  六代郑国渠见证关中政治水利的兴衰

  秦.郑国渠

  秦始皇时期由韩国水工郑国修建引泾河灌溉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开创了关中大规模引水灌溉的先河。据《水经注》记载,郑国渠在渠道工程布置规划上,将沿线与渠道交叉的冶峪、清峪、浊峪等小河“横绝”,在河道中修建一些临时工程,拦蓄小河入渠,增大水量,对保证下游灌溉起了重要作用。郑国渠还采用引高含沙的河水灌溉盐碱沼泽地的引洪淤灌方式,起到了灌水、肥田、改良盐碱地一举三得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农田灌溉技术上的创举。

  “郑国所修的渠灌溉面积是个顶峰,从郑国渠建好之后,一直到清代,从灌溉面积而言郑国渠是在逐渐地走下坡路,虽然每个朝代都在努力,但是还比不上以前,现在的泾惠渠依然达不到秦国那种高度。”蒋超解释说,近代修的泾惠渠的灌溉面积跟汉代的白公渠差不多,虽然修建了70多米的拦水坝但还是比不上郑国渠。宋代以后,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已经远离关中,作为关中地区重要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它的修建机构已经由秦汉唐时期的国家工程变成了地方工程。

汉.白渠

  汉武帝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修建白渠。白渠为郑国渠第二代,使用时间长达一千年。《汉书 沟洫志》中一首描述郑国渠给陕西关中带来繁荣富庶的歌谣中可见一斑:“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唐.郑白渠

  唐代,在秦郑国渠、汉白渠的基础上修建了郑白渠。郑白渠干渠分太白、中白、南白三段。支渠设三限闸、彭城堰,分水设施健全,干支斗渠配套,灌溉体系较为完备,奠定了宋元明清乃至当代泾惠渠的渠系规制。

  蒋超教授告诉记者:“郑国渠在唐代三白渠时达到鼎盛,长安是唐的首都,它对于三白渠的整修,对于关中平原粮食的供给是依赖的,达到鼎盛时期。而后代的渠远不如秦汉唐另外一个原因是关中地区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

  宋.丰利渠

  宋代修建郑国渠的第三代工程丰利渠,丰利渠由泾阳县令侯可主持修建。丰利渠是郑国渠的第三代工程,渠首位置上移到泾河岩石岸上,丰利渠渠首是引泾工程中第一座建在岩石河岸上的,遗迹保存完整。

  元.王御史渠

  元代的王御史渠,由西台御史王琚提议修建,在宋丰利渠的基础上将取水口在宋丰利渠渠口上游111米处,沿用郑白渠故道。

  明.广惠渠

  明清以后渠系明显衰落明代广惠渠丰利渠的修建时长超过18年,穿越大小龙山,“中间顽石如铁,日用炭炙醋淬”,工程十分艰辛,据史料记载,民夫口衔灯火,身披蓑衣开凿,给民工待遇也比较高,“一筐石换一筐钱”(挖出一筐石头可换一小框铜钱)当时雇佣周边几个县的石工凿山刻石艰辛地干活,很多人数年回不了家,直至累死在工地上。广惠渠引水口直达泾河峡谷,为无坝引水,同时开创了凿筑隧洞引水的历史。广惠渠灌溉面积为7.5万亩。

  清.龙洞渠

  清代龙洞渠自乾隆二年十一月开始施工,乾隆四年竣工,建成之初灌溉面积7.4万亩,清末仅能灌溉2万亩,龙洞渠不再引泾河水,而是直接引泾河沿岸的泉水灌溉农田,到清代郑国渠已经缩小到历史最小。

  近代.泾惠渠

  20世纪30年代,从德国留学归国的李仪祉历时近两年,主持修建了泾惠渠。1932年6月第一期工程建成放水灌田,灌溉65万亩土地。泾惠渠的建成,成为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建成的一项大型灌溉工程,再一次恢复了郑国渠历史上的灌溉效益,扭转了之前郑国渠灌区日益萎缩的局面。泾惠渠通水80多年来,广大泾惠渠人弘扬传承仪祉精神,将灌溉面积由最初的50万亩增加到145万亩,累计引水150亿立方米,生产粮食250亿公斤,使灌区成为陕西重要的粮果蔬生产基地。

  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开启郑国渠开发利用新篇章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双怀认为,郑国渠作为中国秦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工程浩大。特别是主干渠一直沿用至今,造益当地,其地位和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的2260余年的灌溉效益,还在于首开引泾灌溉先河,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促使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的建立,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据了解,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现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国渠遗址历来享有中国水利史“天然博物馆”的盛誉。在5平方公里的三角地带里密布着战国至今的十多处古渠口遗址、碑记,真实记录与再现了两千多年引泾工程的沧桑巨变,展示了我国水利灌溉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水利文化史。

  参与申遗工作的陕西省泾惠管理局工作人员马亮告诉记者:“历史长达两千多年,至今仍发挥重要最用的郑国渠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当之无愧。申遗对郑国渠遗址的挖掘和保护,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建设成就,继承弘扬古代水利建设智慧和先进文化都具有特别的意义。申遗成功可以促使更多人关注参与郑国渠遗址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来,对于加快推进当代水利建设,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申遗将开启郑国渠开发保护利用的新篇章。”

  记者从陕西省水利厅获悉,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将按照“申遗”总目标,细化方案,按任务和时间节点落实责任,通过考古挖掘及研究、实施本体保护等措施,形成丰富、完整的证据链,力争用一到两年时间,取得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遗成功。

  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小抗表示,启动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工作,是积极弘扬秦水文化,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打造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的客观要求,对促进陕西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吴超、张伟、杜旭涛、高岗、实习生 黄少敏)

  探访郑国渠系列报道:

  【视频】郑国渠:为关中平原灌溉系统建立奠定基础

  【视频】郑国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跨流域引水的水利工程

  郑国渠沿用两千余年润泽关中145万亩良田

  探访郑国渠遗址 300里长渠沿用两千余年至今惠泽关中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