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深圳标准PM2.5看齐欧盟 2020年浓度降至25微克/m3 空气优良天数占比达98%以上
2016-03-24 07:33:01
 

  南方日报讯(记者/李斌)在国内大部分城市还在为PM2.5浓度达国标而困扰时,深圳已经率先一步向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PM2.5年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努力了。3月23日,在一次研讨会上,深圳市人居委提出了这个到2020年将努力实现的目标。与会专家指出这是欧盟大气质量的现行标准,深圳也是全国率先提出这个空气质量防控目标的城市,对于全国都具有引领作用。

  经过在产业政策、交通政策、技术改造等多管齐下,深圳市近10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显,PM2.5浓度不断下降。2014年率先在全国大城市中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暨世卫组织第一阶段的标准——35微克每立方米。2015年降到29.8微克每立方米,灰霾天数从最高的187天下降到35天,基本和1990年代初期水平一样,能见度从不足10公里上升到18公里左右。目前,深圳启动了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达到世卫第二阶段标准的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污染治理的措施。

  29.8微克与未来目标的25微克看似一步之遥,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深圳市人居委在此次研讨会上也端出了未来的一揽子措施。包括从2017年起,禁止轻型柴油车上牌;提前淘汰老旧汽油车和使用10年以上的国三标准柴油车;到2020年底新能源车辆达到12万辆以上等。

  此外,深圳将利用深港、粤港、深莞惠机制,协调各地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与监管。如与莞惠联动在重点工业涂装行业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与广惠珠港建立珠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强制进入控制区的船舶使用低硫油。

  深圳提出这一大气防控目标后,与会的多位专家都表示很激动。中国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说:“这确实是带有标志性的事件。我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一直是非常难解的一道题。但是深圳通过各种各样的强有力措施,连续两年空气质量达到我国环境质量的标准,又提出这一目标值,表明在我国,即使是特大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方向正确,还是可以解决的。”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也认为,如果深圳这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经验和做法也可以辐射全国其它城市,并发挥引领作用。

  美国睿博能源智库首席专家,美国康涅狄格州空气质量前主管Christopher James也非常赞赏深圳的做法。他认为,提出这个标准后,就意味着向企业界和全社会发出了强烈的长期信号。提醒企业投资更好的设备,使用更清洁的能源。

  参加会议的环保部大气司副司长汪键也表示,大气司支持深圳的更高要求,也会积极配合珠三角的区域协作机制,来做好大气环境管理工作。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南方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