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一渠清水润赣鄱
2016-03-24 05:32:58
 

  本报记者 林 雍

  每年向南昌市及其周边城镇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6000多万立方米,提供生态环境用水3亿多立方米,年发电量2500多万度……在赣抚平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镶嵌着一颗璀璨明珠——赣抚平原灌区。正是这一灌区为南昌、宜春、抚州三市的7个县(市、区)37个乡镇的工农业生产和部分城市居民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赣抚平原灌区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排涝、城镇供水、水力发电等多种效能的大型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工程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基本建成受益,设计灌溉面积120万亩,排渍面积70万亩,为长江以南最大的引水灌区。目前建成焦石、天王渡等大中型枢纽工程和各类取泄水建筑物3600多座,包括东、西2条总干及7条干渠,总长280余公里。

  据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管升明介绍,灌区运行50多年来,已成为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基础设施。农田复种指数由工程兴建前的141%提高到249%,粮食亩产由150公斤左右提高到800公斤以上,排除内涝70万亩,开垦湖滩洲地26万亩,缩短抚州至南昌水路航程100多公里。昔日“十年九灾,非涝即旱”的平原大地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近年来,赣抚平原灌区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积极履行公益职责。2009年,南昌从赣抚平原灌区增引活水1亿立方米,使得玉带河、象湖及青山湖有了源头活水,生态环境为之一新。2011年,灌区与地方政府协调配合,取消农田水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仅南昌县就有40多万农民、40万亩农田受益。目前,南昌正在进行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选取抚河、幸福水库作为城市应急水源。2016年下半年工程完工后,赣抚平原灌区的清水将作为省会城市的应急水源主要来源。

  一渠清水润赣鄱。借助水利事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灌区将努力构建民生灌区、节水灌区、生态灌区,为江西的城乡发展服务,为绿色崛起助力。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