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我区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提升
2016-03-23 08:08:56
 

  本报南宁讯 (记者/周映通讯员/韦坚)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直面更旱、更涝、更热的未来”。22日,由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广西气象局主办,广西气象学会协办的“第五届广西学术活动月”启动仪式暨“纪念2016年世界气象日学术报告会”活动在南宁举行。

  根据气候观测资料,广西在过去的50多年,也发生着更热、更干和更涝的气候变化。1961年以来,全区平均升温率约每10年升高0.13℃,接近全球平均升温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升温率。1990年到2000年广西大范围严重高温事件和严重干旱事件比以前增加了2-3倍。大暴雨站次平均每10年增加4站次,1990年后的年平均洪涝受灾面积比之前多年平均值增加约32万公顷。气候变化正在破坏季节的自然格局,并正在增加热浪、干旱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这些正在发生的变化预示着未来将更热、更干、更涝。

  多年来,我区气象部门在应对防范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和保障重大社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灾害对GDP的影响率减少了15%。当前,我区正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应对气象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能力。到2020年,全区将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所有地面气象观测站实现自动化观测,区域气象站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实现北部湾近海100公里内气象要素的有效监测,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8%以上,为广西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