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嘉湖地区的丝绸产业历史悠久,与其密切相关的蚕桑产业现如今的发展却受到多重制约,省内的蚕桑基地面积近些年来也不断缩减。“十一五”期间,国家曾提出“东桑西移”工程,逐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战略转移。我省的丝绸企业也把原料基地建到了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甚至走出国门。
作为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的首导产业,浙江丝绸必须担纲起振兴产业的重任。建设优质原料基地是当务之急,这其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蚕农收益、保护蚕农利益,鼓励和引导更多蚕农积极高效生产。近些年,我省农技部门不断创新农作制度。比如,“桑-菜”“桑-禽”“桑-菌”等农作模式的推广,不仅将浙江紧俏的土地资源进行了更好的规划,也能增加一亩田地的比较效益。在全省各地,农技部门也建立了工厂化养蚕、省力化多批次的大蚕养殖试点,力求补上源头端降本增效的短板。
原料基地的重建绝不仅是对历史的复刻,而是要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引领产业走向顶尖、高品质,走差异化发展、高端消费的路线。
浙江是丝绸产业传承发展的主阵地,众多代代传承的丝绸企业愿意用自己的坚守去为产业的重振发力,但也面临着经验、技术、人才、资本等多个难题。历史经典产业发展到现在,面临着一场洗牌,产业的点滴传承,也需要更多公共资源的投入。
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已在实践中创新探索的历史经典产业寻得了传承的新意。比如,桑园系统每亩可净增涵水量34.05立方米……由此辐射的旅游价值和生态价值,让产业重振的空间不光局限在一二产。
历史经典产业重振所彰显出的价值,早已不局限于产业本身。或许,这些产业本身就是积攒下的座座富矿,重新去探寻价值的过程,同样是在为未来的发展寻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