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冯志军)水量减少、形态转变、环境容量降低、水生生物种群和数量减少……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12日对近年长江经济带上渐显的生态隐患表示忧心,“母亲河已经不堪重负,一些问题已然严峻,更多隐患尚未完全显现。”
当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作大会发言时,邵鸿引用去年九三学社开展的《长江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对全流域生态环境影响》调研结果称,随着众多工程投入运行和多方面因素影响,长江流域整体生态环境已出现不容忽视的负面趋势性变化。如今,“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长江风华正在消褪。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区市,是世界第三大流域,生态功能难以估量,无可替代。目前,长江流域修建了5万多座水坝,库容超过10个三峡工程,近两万座水电站装机容量占全国三分之二。在邵鸿看来,这些工程提升了流域防洪、灌溉、航运等能力,但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邵鸿介绍,长江中下游年均水量大幅减少,径流干旱年份显著增加,尤其秋季更严重;大量梯级水库替代自然河流,泥沙被拦截沉积,致使中下游河道冲刷显著,河床骤降,江湖关系明显改变,崩岸、防洪和入海口侵蚀风险大大增加。
此外,2003年后,长江上游部分河段水流减缓,自净能力降低,骤增的叶绿素、藻类等严重危害生态系统;中下游年均渔获量、四大家鱼和江豚分别比上世纪90年代减少41%、94%和75%,白鱀豚于2006年“功能性灭绝”。
“各级政府必须把生态保护和修复置于中心位置,任何为了局部利益危害长江生态环境的行为都应停止。”邵鸿呼吁,必须坚决摒弃“以用为主”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保护为本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
邵鸿建议,必须强化流域综合管理,重构长江流域综合管理机构,并赋予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有关地方的流域综合管理责权。要调整完善《长江流域规划》,把生态建设置于首位。同时,健全责任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快推进长江管理和保护立法,协调资源开发、流域保护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明确部门、地方、企业等攸关方的权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