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周小川解读如何让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2016-03-12 11:24:00
 

  [光明日报记者]:日前刚刚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的外贸出口同比下降了13.1%,今年外贸的外部环境是非常严峻的。我想请问周行长,这种外贸的形势下,如果我们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走低的话,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会进一步提升,这对于人民币的贬值是否带来了压力?周行长怎么看今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周行长如何解读“灵活适度”这四个字?谢谢。

  [周小川]:你这个问题提醒我,刚才第一个问题说到国际和国内各种事件和金融市场动荡中,没说石油等大宗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其实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事件。说到外贸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因素,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甚至是负增长,还不要用个别月份的数据,要用稍微长一点的数字来进行分析。分析时一定要考虑全球大宗商品下降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口下降,可能进口下降比出口下降还猛一些,进口下降是看你买的东西少了没有。前几天我们在上海开G20的时候,后来开国际清算银行会我也反复讲了一下,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原油进口数量,物理上来说进口多少万吨,或者多少万桶的数量是增长的,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八点几。谷物大幅增长,铜金矿也是增长的,大豆也是增长的,增长还很多。下降的主要是煤,可能铝也有点下降。进口的实物量还是增加了,但是省钱了,因为大宗商品大幅下降了,省了钱了,所以按金额统计,进口就下降了很多。出口下降,看数字不是好事,但是也要分析再深入一点,中国的出口有很多叫加工出口,过去叫进口原材料,就是初级产品,也包括能源,进口零部件,经过加工以后出口。如果初级原材料价格下降了,而且加工产品的出口有很多定价权不在我们手里,销售商会说原材料都降了,产品也降点。所以也会导致出口的价值量以外汇衡量的价值量也会下降。附加价值并不一定真降了,因为原材料更便宜了,最后出口商品价格也下降了。如果附加价值没降,对于出口企业来讲损害并不见得太大。他们对GDP的贡献也不见得下降太多。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