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张伯礼:影视剧中医药方不可信 中医药也需工匠精神
2016-03-12 10:19:00
 

  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做客中国青年网接受记者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美辰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杜美辰)在许多古装剧中,一些中医药方的“神效”让人印象深刻。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影视剧里中医药方的“神效”是一种艺术夸张,广大电视观众们不能信以为真,更不能模仿。

  “虽然影视剧中的一些方法和药物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但这些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之下使用。而且,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一些药方的疗效不至于立竿见影、效如桴鼓那么神奇。大家要理智看待,切不可都当真。” 张伯礼说。

  就“中国游客在国外抢购药品”的现象,张伯礼表示,作为中医人,他对这一现象感到很痛心。“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药品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其标准也大幅提高,临床合理用药规范也逐步建立。但是现在仍然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使得国人对国外的药品更信任。其实国人在国外抢购的药品都是一些较为普遍的药,在中国也有。但国外药品有较好的信誉、品牌和服务,包装更精致,说明书更清晰。所以,我们中医人也应当有一种工匠精神,提升药品品质,同时在包装、说明书上做精、做细、做好,全方位改善服务,让老百姓用上更放心的药,让外国游客来中国抢购药品。”

  就如何加强中医人才的培育,张伯礼认为,关键是要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并要求中医院的学生形成临床中医思维,学会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来给病人看病。张伯礼也表示,把中医药更好地推出去,需要培养人才,做好药品,同时以科研为依托,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用现代语言表征中医原理的科学内涵,让更多人明白和理解。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