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包景岭代表:尽快建立京津冀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
2016-03-11 17:20:00
 

全国人大代表包景岭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1日电 (人民政协网记者 张春莉)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包景岭向全国“两会”提建议时表示,解决京津冀地区水污染问题不仅要靠各地自身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还需要国家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全局出发,在政策层面给予大力引导和支持,加强各省市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建设,形成合力,协同推进京津冀地区水污染治理。

  他介绍,天津处于海河流域的最下游。近些年来,随着上游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天津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入境河流水质较差,加上本地工业、生活、农业污染排放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天津市水环境污染较重、状况堪忧。天津市面临的资源性、水质性缺水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水资源需求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调研显示,天津市23条入境河流中淋河、黎河、沙河3条河流为引滦上游河流,来水进入于桥水库。2014年其余18条入境河流(2条河流污水干涸)均为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仅为9.5%,北运河、潮白新河、大清河、子牙河、青静黄排水渠、子牙新河、北排水河、沧浪渠等河流入境水质均为劣V类。自2011年以来,入境河流劣Ⅴ类水质比例呈升高趋势,2014年劣Ⅴ类断面比例较2011年上升26个百分点。

  “受上游地区工业与生活污水排放,以及网箱养鱼、尾矿砂污染等问题影响,近年来引滦水质恶化趋势明显,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008年以来,引滦入境断面总氮指标始终处于劣Ⅴ类水平,年均浓度在5.76~12.6 mg/L之间。2015年出现蓝藻爆发现象,严重威胁天津市的城市供水安全。”包景岭代表说,随着上游来水的不断恶化,龙河、子牙新河等跨界河流屡次出现水体严重污染现象,跨境污染事件频发。对沿河两侧的种植户、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部分地区群众对污染问题反映强烈。

  为此,他建议:

  首先,尽快建立完善京津冀水污染防治协作联动机制。通过完善京津冀地区水污染治理协商制度,建立区域统一的水污染防治法规、产业准入标准及污染监控网络等方式,形成联防联控合力。

  其次,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水十条》明确要求“2017年底前,京津冀等区域、海域建成统一的水环境监测网。”因此,建议建立完善的跨界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进行更为严格的监控,建立跨界水污染信息交流平台与区域水污染突发状况应急响应预案,加大联防联控力度。

  再次,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流域上下游各设区市通过协商、签订协议等方式,以保护流域水环境、改善水质、保障生态需水量为考核要求,实施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即下游地区水资源受益者补偿上游地区为保护水源、治理污染承担的成本。

  第四,多渠道筹措京津冀水污染防治资金。共同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加强对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河道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应急清污等项目和工作的支持力度,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运行费用予以必要保障。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