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妇联副主席:全面二孩后许多妇女不敢生生不起
2016-03-11 09:39:00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于3月11日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多名政协委员将就有关议题作大会发言。

  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称,2016年新年伊始,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这项政策有利于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降低居高不下的出生性别比,因而得民心、顺民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面两孩政策一出台就迅速点燃舆情,“生还是不生”一时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大家在欢迎、欢呼的同时,也不乏疑虑和担心。在现实中,育龄妇女的再生育行为与预期相比尚存较大距离,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妇女并非“不想生”,而是“不敢生”和“生不起”。就业困难、经济负担、照料负担像三座小山,压在她们心头与肩头。

  有人说为避免因生育而被用人单位“秒拒”,女性求职简历上最关键的话就是“已婚,有两个孩子”。此话虽属戏谑,却非空穴来风。某晚报消息《女子怀二胎被要求“主动”辞职》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相关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并非个案。虽然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雇怀孕的女员工,但有些单位通过各种方式使怀孕的女员工感觉“待不下去”而“主动”辞职,还有一些单位为避免孕产期用工成本不愿招录女性。这就使想就业、有职业发展愿望的女性难免对生育产生顾虑,特别是“生二孩”。

  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居高不下,家庭照料负担沉重。一方面,公共托幼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特别是针对零到三岁孩子的公共托幼服务几乎为空白,而雇人照料孩子的费用甚至可能超过夫妻一方劳动收入;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形成的优生优育理念,使多数家庭对子女养育的投入和期望不断提升,更映衬出相关公共服务的短缺。

  基于上述原因,生育对妇女的劳动参与、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难免产生负面影响,使很多妇女和家庭陷于“生”与“不生”的纠结境地。因此,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不能止步于松开“一个孩子”的政策,还需系列配套措施,解除女性和家庭后顾之忧,才能激发育龄夫妇再生育愿望,使好政策更好落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