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0日电 (人民政协网记者 赵莹莹)“3岁孩子买6岁衣服让他穿,太浪费了!”说起各地兴建剧院一味追求面积大,濮存昕委员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给这股盲目跟风的热潮下了一个定义。
近年来,兴建大剧院的热潮正从省会等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许多中小城市也把大剧院列入建设规划。这些在建或计划建设的大剧院普遍体量庞大、设备豪华,因此造价不菲、动辄数亿。
经常到全国各地演出,濮存昕委员发现,一些已建成的大剧院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有的使用率还超不过一半,每年光维修管理费就得几百万元。很多大剧院不要说收支平衡,就是收回成本也是极为困难的。按最低价格计算,假设每场演出平均票价200元,上座率百分之百,造价两亿元的1000座的大剧院,需演出1000场才能收回建设成本。就算每年演出200场,也要5年时间。如果算上银行贷款利息,时间还要拉长。
“实际上,不要说200场,就是每年100场,大部分大剧院也达不到。”濮存昕委员表示,豪华大剧院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直接导致场租过高、票价过高。许多艺术团体为找到合适的演出场馆费尽周折,观众也为过高的票价而囊中羞涩。
濮存昕委员坦言,大剧院并非不能建,而是如何建。对数量、面积、内部装潢等表象的盲目追求,其结果只能使当地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群众难以享受到精彩的演出。对中小城市而言,最需要建设的不是大剧院,那些规模适中、交通便利的中小型剧场反倒更合“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