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海归女孩兼任上海团市委副书记:更了解青年所思
2016-03-02 02:49:19
 

  当海归女孩史逸婵和创业青年于杰身着正装、庄重地鞠躬90度时,主席台下掌声雷动。这是他们第一次亮相。他们的出现,标志着上海共青团深化改革工作进入新阶段。

  挂职兼职来自不同行业

  2月29日召开的团上海市委第十四届七次全会是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共青团工作会议。这一天,共青团首次迎来省市一级层面的挂职、兼职副书记,他们有的是媒体记者,有的是创业青年,有的是企业一线研发人员,还有的来自非政府组织。

  最年轻的是史逸婵。这个出生于1987年的女孩,毕业于复旦大学,并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深造,2014年回沪正式接手上海静安区白领驿家的理事长工作。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个年轻的女孩因为机缘巧合成为此轮上海共青团改革浪潮中一朵美丽的浪花——凭借白领驿家团队每年120余场次公益活动、3万人次服务量、5万多名会员、21支青年社团的“雄厚”家底,史逸婵和沪江网联合创始人、蚂蚁雄兵基金合伙人于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三研究所第二研发部主任王坤一起,成为团上海市委的三位首任兼职副书记。同时,解放日报经济部主编丁波成为团市委挂职副书记,任期两年,在团市委办公。

  不只是“开开会表个决”

  人员的变动,是深化改革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从2015年11月20日上海市共青团改革方案正式公布至今,约3个月时间,在这份改革季度答卷中,人员和机构减少、重配的问题,已大致有了雏形。

  2月25日,丁波、于杰、王坤、史逸婵4名挂、兼职团市委副书记已经收到任命、上岗报到。他们的办公室,也已经备好——挂职副书记丁波单独办公,另外3名兼职副书记共同办公。挂职、兼职团市委副书记不对应行政级别。

  “我可能更了解现在90后年轻人的所思所想,未来或许能在微观的社会组织操作层面给予团组织一些经验和参考。”史逸婵告诉记者,兼职团市委副书记不只是“开开会、表个决”,而是每个人都有具体协管的工作,“有很强的使命感。”

  一切都在按照原定的改革方案稳步进行。根据团上海市委此前公布的改革方案,未来团组织将以“精干高效、不拘一格、五湖四海”为导向选拔、管理团干部。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实行专、挂、兼相结合的办法选好配强团的领导班子。

  基层一线青年比例增加“注重面向基层一线”被重点提及。方案称,将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级,从具有团学专兼职干部经验、基层群众工作经历的人选(如青年村官、青年志愿者、青年社会工作者、青年社会组织等带头人)中选拔培养团的领导干部。

  其中,团市委、团区县委书记班子中专职成员不超过50%,挂职成员只转组织关系、不转行政关系;兼职成员由具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的优秀青年典型、基层青年代表、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挂、兼职团市委书记来自基层外,团市委常委中基层一线的比例也在大幅提高。最新数据显示,团上海市委此次增选团市委委员和常委后,团市委委员中基层一线比例从51.7%增至58.5%,团市委常委基层一线比例从15.4%增至42.1%。全球最快桥吊司机张彦和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副站长熊熊此次都被增补进团市委常委名单中。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晨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