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校门的他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问的老师傅目瞪口呆,老工人都知道该怎么干,却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他的问题。“我一定要找到原因,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更科学的处理现场问题。”张伟光开始翻阅各种资料,四处请教,还经常打电话给自己的研究生导师,有时候一忙就到了深夜。最终他找到了答案——因为钢梁应力集中,通过给钢梁钻孔,可以提前将应力放散,确保钢梁安全。图为在宿舍查资料的张伟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宏岭摄
“知识是需要转化为生产力的,”张伟光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黄河大桥全桥有56万多个高强螺栓,52处横梁,为掌握桥梁的动态变化,维修人员需每月对大桥检查一遍,仰着脖子检查大桥顶部高强螺栓情况,趴在铁轨上测量调整轨距、轨向,颈椎病和腰肌劳损成了大桥职工的多发病。尤其到了春运,随着临客的增开,没有列车经过的“天窗点”由原来的2个小时,减少到40分钟,铁路工人必须增加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钢桥设备的检查。图为张伟光(左二)在和工友检查大桥顶部高强螺栓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宏岭摄
“能不能给大桥建一个数字模型,减少工友的体力劳动呢?”谈到为大桥建立的数字模型,坐在电脑前的张伟光侧过身体,眉毛微微上扬,“大桥数字模型就像医学上的CT成像技术,可以预测桥梁问题,并根据大数据的运算结果,提供不同的维护方案,工友只要根据预测结果检查关键部位就可以了,不仅减少了劳动力,还提高了效率。”
遗憾的是,建立大桥数字模型之初,没有原始数据,张伟光只能找到大桥的竣工资料,比着图纸一点点的核对数据、建模。据张伟光介绍,仅一个支点处的箱型斜杆距离就需要26个数据,而孙口黄河大桥由四部分组成,每部分有节点673个,单元1591个,而他每一个节点、单元都要分析到。图为张伟光在分析大桥数字模型。中国青年网记者 姚小康摄
如此浩繁的工程,张伟光是如何完成的?他扶了扶眼镜,口气中带着调侃,“我不玩游戏,就把建模当游戏了,别人玩游戏可能是闯关,我建模也是一步步优化。”
通过张伟光和同事们的努力,大桥数字模型不断完善,大数据建模分析开始发挥作用。2015年10月,张伟光开始利用大桥数字模型,研究钢桁梁的裂纹分布和发展问题。实现了从只凭肉眼检查钢梁裂纹病害,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根据病害原因提出整治措施的转变。
张伟光说,他最喜欢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孙少安淳朴,孙少平有思想”,其实,他不就是这样一个淳朴、有想法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