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奋进中的汤原县城。
人民网哈尔滨1月28日电(杨海全)“十二五”时期,佳木斯汤原县深入实施“三轮驱动”战略,做大做强“四个产业”,先后获得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省家电下乡工作先进县、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几十项国省级荣誉,开创了汤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5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4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递增11.5%;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现237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4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2亿元,是2010年的2.18倍,年均递增24%;粮豆薯总产比2010年增长38.9%。
“十二五”期间,汤原县新开工项目285个、总投资16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打造了一批带动力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乳品深加工、肉类加工、粮食加工、林下经济发展、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等六个产业链条,集群效应日渐凸现,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五年间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企业集聚平台,已获准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
过去五年,汤原县坚持把城乡发展作为“第一要件”,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十二五”时期,汤原县编制了县城中心区总体规划、控详规划和7个乡镇、51个村屯发展规划,城乡发展品味不断提升。实施了凤鸣公园改造升级、博物馆、高级中学、中医院、人民广场和健身广场改造、公铁立交桥等重点工程建设,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始终致力于改善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改造城区老旧楼房60栋,改造农村泥草(危)房11251户,改造既有居住面积156.5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12983户、87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公租房1972户、10万平方米。不断完善城镇整体服务功能,集中供气、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22%和78%,污水处理率、绿化覆盖率达到98%和17.8%,城镇街路亮化基本实现无盲区。实施城乡“路网工程”建设,高标准改造拓宽了县镇14条主次街道,实施了汤原至亮子河高等级旅游公路改扩建项目,“六横五纵”城市道路主框架基本形成;新修农村公路41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20座,城乡路网更加通畅便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了村内道路广场、边沟硬化、亮化绿化、活动场所、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过去五年,汤原县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第一要旨”,抓实事、谋福祉,人民群众成果共享、幸福指数攀升。“十二五”时期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到53.8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增长90%和105%。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分别提高到92%和100%。城乡低保对象从2010年的2.15万人扩大到2.46万人。向上争取资金2.4亿元,实施了重点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和水平不断提高,新建中小学校舍17栋、4万平方米;全县高考高分率、重点本科录取率稳居市属各县(市)前列。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建成10个乡镇文化站、137个农家书屋、53个中心村文化广场。完成了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人民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此外,过去五年,汤原县安全生产事故逐年下降,安全生产四项控制指标与“十一五”时期相比下降7.3%,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原标题:【回眸“十二五”】佳木斯汤原县改革成果百姓共享 民生支出占财政67%